1985年,老山战场上,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看了恶霸一眼,说:“越战中的打打杀杀我见多了,你确定要和我动手?” 杨启良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寻常人家,1965年左右来到世上。1983年,他刚满18岁,就响应征兵号召,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把他分到侦察连,那时候中越边境局势紧张,他被派往云南边防一线。那里训练强度大,杨启良每天练射击、侦察和野外生存,很快就适应了军营节奏。侦察兵的工作需要灵活机敏,他学会了使用步枪、望远镜和无线电设备,还参加了多次模拟作战演练。边境环境复杂,山地丛林多,杨启良和战友们常常长途行军,熟悉地形,为后续任务打基础。 1984年春,老山地区成了冲突热点。中国军队加强防守,杨启良随连队上前线。他们驻扎在高地,挖猫耳洞作为掩体,面对潮湿和虫咬,坚持日常巡逻。杨启良的任务主要是观察敌情,他多次潜伏到敌方附近,记录越军动向。一次行动中,他避开地雷,获取了阵地布局情报,帮助部队调整策略。他的表现突出,被提升为班长,带领小队驻守关键点位。团队协作很重要,杨启良负责分配值班,确保工事坚固。那段时间,敌军小规模袭击频繁,杨启良参与了几次交火,积累了实战经验。 1985年,杨启良在老山阵地担任班长,防守一处高地。敌军发动进攻,杨启良指挥战友进入掩体,准备反击。战斗中战友受伤,他独自坚持,使用步枪射击敌兵。敌军分四波推进,杨启良调整位置,开火阻击,每次都击退来犯之敌。在4小时内,他歼灭敌军18人,保住了阵地。部队认可他的贡献,授予一等功和英雄侦察兵称号。这次战斗让他成为连队楷模,杨启良保持低调,继续执行任务。 1996年,杨启良从部队转业,返回台州。他进入当地工商局,从事市场监管工作,主要处理消费者投诉和纠纷。岗位上,他走访商贩,核实合同细节,维护市场秩序。一名地方恶霸利用势力,强迫摊贩交保护费,并签不公平合同。杨启良介入调查,收集证据。恶霸上门威胁,杨启良在回家路上遇到对方。面对叫嚷,杨启良停步注视,说出那句警告。恶霸闻言后退,没有继续纠缠。 恶霸离开后,杨启良继续工作,整理举报材料,上报上级。局里跟进处理,杨启良的报告被采纳,避免了类似事件扩大。商贩们恢复正常经营,杨启良巡查市场,调解纠纷。他参与执法行动,扣押违规商品,填写报告。多年后,杨启良在岗位上坚持,培训新同事,传授经验。最终,他完成职业生涯,回归平静生活。
他是老山十年轮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也是麻栗坡烈士陵园中牺牲职务最高、年龄最大
【19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