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全国推广!”女子去顺德参加朋友的婚礼,特地包了一个大红包,但万万没到,红包送上后,朋友却把红包推了回来!女子纳闷,难道是嫌少?朋友解释:“人到了就行了!红包摸一下就代表收到了!”网友:这格局,怪不得人家有钱! 据新华网10月14日报道,这位女子为了参加朋友的婚礼,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她提前请好了假,还特地准备了一个厚实的红包,想着在朋友人生最重要的日子里,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婚礼当天,现场布置得相当气派,一看就知道主家是用心了,她找到新婚的朋友,满脸笑容地递上红包,嘴里说着祝福的话。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朋友接过红包,只是用手轻轻在红包上摸了一下,然后把红包角折了一下,就又把红包递还给了她。 女子当场就愣住了,拿着被退回来的红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是不是我这红包太薄了?人家看不上?” 毕竟,在这种喜庆的场合,如果因为礼金的事情闹得不愉快,那可就太扫兴了,看着女子一脸疑惑又有点窘迫的样子,朋友赶紧笑着解释:“你的心意我收到了!我们这边的规矩就是这样,人能来比什么都重要,红包摸一下、折个角,就代表我们领了这份情谊了。” 听到这个解释,女子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在她过去的认知里,参加婚礼送礼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是衡量关系亲疏的一种方式。 她甚至还想:“不收钱,那这么大的场面,这么好的酒席,不是让大家白吃白喝吗?”她悄悄观察了一下周围,发现不只是她一个人,几乎所有宾客送上的红包,都被新郎新娘用同样的方式退了回来。 这下她才彻底相信,朋友说的竟然是真的,这场婚礼办得相当体面,无论是酒店的档次,还是菜品的质量,都无可挑剔。 新郎新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热情地招待着每一位到场的亲朋好友,现场的气氛是纯粹的喜悦和热闹,完全没有金钱往来的那种客套和盘算。 这种感觉让女子觉得特别舒服,也特别感慨,她觉得这么好的风俗,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于是就把自己的这段亲身经历发到了网上。 没想到,这篇文章一下子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引来了天南海北的网友热议,一位来自温州的网友评论说:“我们温州这边很多也是这样!办婚礼就是图个热闹,请亲戚朋友来聚一聚,见证幸福,办得起豪华宴席的,根本不差那点礼金,反而最怕的是请了人家人不来,有时候不仅不收礼,还会给来宾准备很贵重的伴手礼和回礼红包,算下来办一场婚礼其实是亏钱的,但图的就是那份人情味。” 还有广东本地的网友出来解释这种习俗的深层含义:“红包折个角退回,代表的是‘心领了’,这样一来,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就变得简单多了,你不用记着这次谁送了多少,下次他家有事你要还多少,大家都卸下了人情债的包袱,交往起来更轻松自在,情谊也更纯粹。” 这番讨论,也引出了很多网友对自己家乡一些婚俗的吐槽,有人说:“真羡慕啊!我们这儿别说结婚了,盖个房子、孩子满月、老人过寿,甚至有些地方买个车都要办酒席收礼,人情消费压力太大了,有时候一个月工资全随份子了,不去又怕得罪人。” 确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本来是表达祝福的礼金,在很多地方渐渐变了味,它成了衡量关系、攀比面子的工具,甚至成了一种沉重的社交负担。 很多人都感觉,如今的婚礼,人情味越来越淡,金钱味却越来越浓,相比之下,顺德这种“红包折角,心意收到”的做法,就像一股清流。 它剥离了附着在人情上的物质利益,让婚礼回归到了它最本真的意义——分享喜悦,接受祝福,它告诉我们,真正深厚的情谊,从来都不是靠金钱来维系的。 朋友之间,最珍贵的是你愿意为我远道而来,见证我幸福时刻的那份心,这种不被世俗礼金所绑架的大气和通透,确实让人佩服。 它不仅仅是一种地方风俗,更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真挚情感的珍视,在一个越来越讲究实际利益的社会里,这种纯粹的“人情味”显得格外可贵。 当然,我们不是说所有地方都要强制模仿这种做法,毕竟各地的经济水平和风俗习惯不同,但是,顺德婚礼所传递出的那份精神内核,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思考和学习的。 那就是,为人情往来做“减法”,为真情实感做“加法”,别让金钱成为衡量感情的唯一标尺,也别让“随份子”成为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信源:新华网2025-10-14——不收红包反送还?新人在婚礼现场不收红包,摸一下、折个角便返回给宾客。
“值得全国推广!”女子去顺德参加朋友的婚礼,特地包了一个大红包,但万万没到,红包
鸿鹄浮歌
2025-10-14 11:37:12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