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朝鲜能搞定先进导弹驱逐舰,俄罗斯却磨磨唧唧十几年都搞不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些设备,完全可以平替。 说起来挺讽刺的,曾经的造船大国俄罗斯,如今在5000吨级水面舰艇上的进度,居然被外界一直看轻的朝鲜甩在了身后,朝鲜朝中社高调宣布第三艘“崔贤”级驱逐舰开建,还放话14个月内必须下水献礼,要知道前两艘的平均建造周期才10个月,这速度连中国军迷都得说句“够狠”。 反观俄罗斯的22350型护卫舰,首舰从2006年开工到2018年服役,硬生生耗了12年,到2025年现役也才3艘,在建的4艘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而这差距其实就藏在“设备平替”这四个字里,俄罗斯总想着追求纯国产化高端配置,结果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最典型的就是动力系统,22350型最初依赖乌克兰的UGT-15000燃气轮机,2014年俄乌关系破裂后断了供应,俄罗斯不得不自己仿制,折腾30年才搞出M90FR燃气轮机,本质上就是乌克兰三十年前技术的山寨版,故障率还高达37%。 更尴尬的是配套的重型减速箱,俄罗斯以前从没造过,只能照着乌克兰产品抄,这一套动力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就和中国90年代的052型驱逐舰相当。 朝鲜就务实多了,压根不跟自己较劲搞完美主义,崔贤级的核心设备几乎都是精准的平替方案,雷达系统直接逆向工程俄罗斯22350型的5P-20K方案,虽然探测距离只有150公里左右,远不如中国052D的400公里,但胜在成熟能用。 动力系统干脆照搬22350型的柴燃联合配置,靠着俄罗斯的技术转让快速搞定,让军舰航速能达到30节,反倒比俄罗斯现役同型舰还快1节,连近防武器都是AK630加“铠甲”的俄式标配组合,省去了从零研发的麻烦,把精力全放在了快速整合上。 另外,俄罗斯的拖沓还藏着预算分配的坑,普京虽然喊出未来十年8.4万亿卢布的造舰计划,但每年实际投入也就100亿美元,还得优先喂给战略核潜艇,一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就得耗掉30亿美元,一半海军预算瞬间没了,留给水面舰艇的资金捉襟见肘。 朝鲜则是“军工优先”一路走到黑,不仅挪用民生钢材配额,甚至把教师养老金转进造舰基金,硬是把单舰造价压到3亿美元,只相当于俄罗斯同级舰的44%,这种集中资源办大事的玩法,恰恰适配了平替路线的需求。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造船业的技术断层,苏联解体后丢了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唯一能造大船的红星造船厂还在用80年代的卷板机,误差超2%,连核潜艇壳体都能搞开裂,而朝鲜直接捡现成的成熟技术,不用啃硬骨头搞国产化突破,自然进度飞快。 虽然“崔贤”级的垂发系统没法像中国052D那样实现一坑四弹,复杂战场也可能有弹打不出,甚至二号舰还因为下水技术不过关出了事故,但人家至少先把船造出来了,反观俄罗斯还在为雷达稳定性和动力可靠性头疼。 说到底,这事本质是务实和执念的较量,俄罗斯抱着大国脸面非要搞全链条国产化,明明有成熟技术可以借鉴,却非要死磕自研,结果被制裁和技术断层卡得动弹不得;朝鲜则看透了先有后优的逻辑,用能到手的成熟设备做平替,哪怕性能打折扣,也先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俄罗斯要是早想通这层,也不至于让5000吨级舰艇造得比核潜艇还慢。
为啥朝鲜能搞定先进导弹驱逐舰,俄罗斯却磨磨唧唧十几年都搞不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茂盛楼兰
2025-10-13 15:16:06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