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来了! 俄乌战场传新消息。 2025年10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在过去一夜的作战中,俄军防空系统成功拦截9枚“海马斯”火箭弹和72架无人机。 随后,乌克兰方面也公布了本周俄军对乌军使用的火力数据,双方披露的拦截与发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去年“海马斯”火箭弹还常能突破俄军防线,如今拦截率大幅提升,这背后是俄军防空系统近一年的快速升级。 据乌克兰方面消息称,本周俄军共发射3100多架无人机和90多枚导弹。 对此,一名乌克兰士兵表示,他们发射“海马斯”火箭弹后必须迅速撤离——这是“海马斯”一贯的“打了就跑”战术,如今随着俄军防空探测能力增强,撤离速度要求更严。 在部分前线周边农田,农民耕种时偶尔能发现“海马斯”火箭弹的残骸,有农民感叹:“现在的收成连最便宜的无人机都买不起”。 而两座首都的日常仍在继续:莫斯科街头未因战事出现大规模拥堵,基辅地铁站则因民众日常通勤和防空需求显得人满为患,两座城市都在战争中维持着基本运转。 还有军事专家分析,俄军近期确实在使用“真假无人机混用”的战术:用胶合板、泡沫塑料制成的廉价“非洲菊”无人机当诱饵。 这类无人机成本仅数千卢布,却能吸引乌军防空火力暴露位置、消耗导弹库存,待乌军防空资源消耗得差不多后,再派出携带战斗部的“天竺葵-2”等无人机实施打击。这一战术让乌军防空压力显著增加。 另外,哈尔科夫市中心的一所医院上周遭到俄军炸弹袭击。 医生们迅速完成设备搬迁,护士长介绍说,她们医院一直在用“三分钟转移法”训练设备搬运——这种快速转移能力是多次遇袭后用血换来的经验教训。 在前线,尽管双方都明令禁止士兵私带手机(避免定位暴露和机密泄露),但仍有士兵偷偷使用手机联系家人或传递简单信息。 同时,双方都在运用专用战术软件提升作战效率,比如乌军使用的态势感知软件可标注目标、召唤火力,俄军也在列装类似的“增强感知系统”。 战争正变成一场科技竞赛,双方都在不断学习和适应对方的新战术、新装备。 俄军防空能力的提升并非偶然:一方面,军工企业大幅提高了S-400、S-350等防空系统的产量,仅一年间相关装备产量就增长一倍多; 另一方面,专门针对无人机的“铠甲-SMD”防空系统投入使用,其搭载的48枚专用防空导弹,能高效拦截小型无人机,再加上部分民用雷达的辅助探测,形成了多层次的防空网络。
被包围了!俄军高层这次厉害了激战3年半:第一次合围乌军3个整旅俄乌打了三年多,
【4评论】【7点赞】
快乐人生
怎么文章开头又是这种抄袭的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编依葫芦画瓢,不会有点新意吗?现在看到太多的如此开头的文章,感觉厌烦,恶心!已经不想看内容了,会感觉内容也是抄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