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广州刚解放,叶剑英正要去当官,毛主席却突然传来急令:此人无论犯了什么罪

如梦菲记 2025-10-12 16:49:43

1949年广州刚解放,叶剑英正要去当官,毛主席却突然传来急令:此人无论犯了什么罪,都务必要给他安排工作!一律不得怠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叶剑英刚接到市长任命,北京就来了一封加急电报,毛主席在电报里特别点了一个人的名字,语气罕见地严厉:找到莫雄,过去的事一概不提,必须给他安排像样的工作,绝对不能冷落。   这话传下来,底下的干部都觉得奇怪,广州这地方国民党旧部多得是,按说都得仔细甄别,怎么会有人享受这种待遇?这个莫雄到底什么来头,能让毛主席亲自发话保他?   其实莫雄的履历看上去挺扎眼,他是广东英德人,十几岁就跟着孙中山闹革命,黄花岗起义、北伐战争都参加过,在国民党体系里混了几十年,还当过"剿共"司令。   这种背景的人,搁在别人身上早就被隔离审查了,可毛主席偏偏要保他,答案藏在1934年的一个夏天,那年蒋介石在庐山开军事会议,请了德国顾问来出主意,要对中央苏区搞"铁桶合围"。   这计划要是成了,红军基本就没活路了,莫雄当时是赣北的"剿共"专员,有资格参会,他拿到文件以后没多想,直接塞进包里带下山了,他手下有个叫项与年的,是共产党员。   莫雄早就知道,还专门把他和其他几个地下党员招进自己的司令部,项与年接到文件,把情报密写在字典里,砸掉自己的门牙装乞丐,一路要饭走到了瑞金,中央红军就是靠着这份情报,赶在包围圈合拢之前从缝隙里钻了出去,开始了长征。   这件事在党内是有记录的,但知道内情的人不多,毛主席记得清清楚楚,要不是莫雄那次冒险,红军能不能走出江西都不好说,所以广州一解放,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把这个人找回来。   叶剑英接到指示,马上派人去香港,莫雄那时候正躲在一家小旅馆里,靠老朋友接济过日子,干部找到他,拿出电报内容给他看,莫雄当场就跟着回了广州。   叶剑英没耽搁,很快任命他当北江治安委员会主任,负责地方治安和民兵协调,莫雄对广东地形熟,人脉也广,干这活儿正合适,可麻烦很快就来了。   土改工作队一翻档案,看见莫雄当过"剿共"司令,立刻就炸了,他们觉得这种人就该抓起来审,哪能让他当干部?区委也同意,当晚就把莫雄押进了看守所,还写了份报告往上送,建议判死刑。   报告一层层往上走,最后到了叶剑英手里,叶剑英一看就急了,赶紧在市政会议上口述电文,把莫雄当年送情报的事又说了一遍,强调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要保护的人。   电报发下去,县区立刻执行,莫雄当天就放出来了,继续回去当他的治安主任,这场风波其实暴露了一个问题,最高层的意思很明确,但往下传的时候会碰上各种阻力。   基层干部看的是眼前的身份,他们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只看见一个国民党旧官僚坐在新政权的位子上,心里当然不舒服,要不是叶剑英亲自压着,莫雄这条命还真不好说。   后来莫雄在北江干得不错,匪患清理、村寨重建都有他的功劳,1950年春天发大水,他组织筑坝疏散,向上级报备重建方案,叶剑英特意批示表扬,还派了工程队去支援。   过了几年,他被调到省参事室当参事,再后来升到省政协副主席,算是彻底安稳下来了,1956年国庆节,莫雄上了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看见他,主动走过来握手,还指着下面的阅兵队伍聊了几句。   这一幕传回广东,大家才真正明白,这个老头子在党的心里分量有多重,莫雄晚年住在广州,偶尔接待来访的人,讲讲过去的事,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只是说那时候形势紧急,能帮一把就帮了。   1981年他去世,走得很平静,这个故事其实挺能说明问题,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人的身份很复杂,但关键时刻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莫雄顶着"剿共"司令的帽子,却在最危险的时候把情报送出去,救了整个红军,毛主席和叶剑英看中的就是这一点,所以不管外界怎么质疑,都要把他保下来,这种胸怀和眼光,才是新政权真正的格局所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红网——“莫雄:书写新时代人社担当”

1 阅读:732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