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分分钟让中国断网? 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全球13台根服务器,美国占10台,中国一台都没有。 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让人捏把汗,但实际情况远比这个说法复杂得多。 互联网域名解析就像城市的邮政系统,根服务器是最顶层的中转站,负责把网址翻译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地址。 在传统IPv4体系里,全球确实只有13台根服务器,唯一主根在美国,另外12台辅根中9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各有少数几台。 这套体系从上世纪80年代沿用至今,确实存在不对等的现状。 先说个真实案例,2002年10月21日,13台根服务器遭黑客攻击,导致9台根服务器失去处理能力,网络出现局部瘫痪。 这次事件暴露了传统根服务器体系的脆弱性。不过要说美国能随时掐断中国网络,这话放在十年前或许还有几分道理,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2016年开始,中国牵头发起的"雪人计划"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了25台IPv6根服务器架设,中国部署了其中4台,包括1台主根服务器和3台辅根服务器。 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原有的单一体系,形成了13台IPv4根加25台IPv6根的新格局。不是说旧的根服务器不重要了,而是多了一套备用系统,就像高速公路旁边修了国道,万一主路堵了还有替代方案。 更关键的进展发生在2019年,工信部批复同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设立域名根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这标志着中国在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现在国内已经部署了29个根镜像实例,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主要由教育网和三大运营商维护。 说到这里得解释下镜像的概念,根服务器不是只有13个物理机器,而是通过一种叫AnyCast的技术,在全球部署了上千个镜像节点。 用户查询域名时,系统会自动找到最近的节点响应,这样既提高速度又分散风险。国内用户访问网站时,大部分查询已经能在本地镜像完成,不需要绕道美国。 但问题也确实存在,虽然有了本地镜像,覆盖率还不够均衡。 教育网用户基本能用上国内节点,延迟从200毫秒降到20毫秒以内,但某些运营商的用户捕获流量只有3%左右,大量查询还是要走国际线路。 这就像有些小区通了地铁,有些还得坐公交绕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时间。 截至2017年底,"雪人计划"的25台IPv6根服务器分布在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法国、德国等16个国家,每日收到查询超过1亿次。这个数字放到今天肯定更高,说明IPv6网络在全球的推广速度确实不慢。 互联网的运行本质上靠的是技术和标准,不是单纯的物理控制。 中国通过"雪人计划"和自主根服务器建设,已经在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站稳了脚跟。 虽然IPv4体系的历史遗留问题短期内无法完全解决,但多条腿走路的策略正在见效。网络安全这件事,终归要靠自己的技术实力说话。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2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