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别人当兵是保家卫国荣耀加身,这广东肇庆的小伙黄某某当兵,却闹出了一场‘大风暴’!”当身边人都在讨论谁家孩子又立功受奖时,黄某某这事儿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生活里炸开了锅。 2025年上半年,永安镇的黄某某,这位有着大学本科学历的年轻人,怀揣着满腔热血自愿报名参军。体检、政审一路绿灯,役前教育也顺利完成,3月,他正式获批前往西藏陆军某旅服役。这原本是件让家族增光、个人荣耀的大好事,可谁能想到,剧情却急转直下。 刚到部队没多久,黄某某就像变了一个人。部队严格的作息管理和高强度的训练,让他完全无法适应。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出操,训练项目一个接一个,累得他腰酸背痛。集体活动时,他总是找借口逃避,训练也常常跟不上队伍的节奏,服役态度那叫一个消极。 部队和地方征兵办的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联合他家里人,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月时间劝他。给他讲政策,告诉他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摆道理,说在部队能锻炼意志、增长见识。可黄某某就像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要拒服兵役,还大言不惭地表示愿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部队无奈之下,只能按规定把他除名,送回了原籍。9月29号,鼎湖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专门发了通报,处罚也随之而来。罚款按鼎湖区2025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4968元的两倍算,一共29936元,要是他不肯交,政府还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这还不算完,他的常住人口信息系统和户口本上的“服兵役栏”,永久标注上了“拒服兵役”几个字,就像一个抹不掉的“污点”。而且,他这辈子都不能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两年内也不能出国、升学或者复学,家里原本该有的义务兵优待也被一并撤销了。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可就炸开了锅。大部分人都觉得该罚,纷纷留言说:“当兵又不是闹着玩的,不想服兵役当初就别报名,既然报了名就得负责任!”但也有少数人提出了疑问,比如有人说:“一辈子不能当公务员是不是太狠了?”还有人质疑:“各地罚款标准不一样,会不会不公平?” 从社会舆论的两极分化,我们能看出公众在认知上存在差异。那些觉得处罚太狠的人,可能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兵役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服兵役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在如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每一名军人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而觉得罚款标准不公平的人,可能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优待政策的差异。就像有些地方经济发展好,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就高,罚款自然也会多一些,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再来说说役前教育。黄某某这事儿,其实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役前教育虽然有一定的内容,但可能还不够细致深入。就拿模拟部队训练强度和环境来说,很多地方可能只是走走过场,没有真正让应征青年感受到部队的艰苦。 从国际上看,其他国家的服兵役制度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韩国,对拒服兵役者的处罚非常严厉,可能会面临监禁。这种严厉的处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服兵役制度的严格执行。虽然我国的国情和韩国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服兵役制度和处罚措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服兵役的神圣和不可逃避。 拒服兵役对个人长期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除了经济上的罚款和职业上的限制,在社交层面,黄某某可能会面临周围人的负面评价。大家会觉得他缺乏责任感和担当,不愿意和他交往。在个人价值观形成方面,他错过了在部队中培养责任感、纪律性等宝贵品质的机会。这些品质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没有它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挫折。而且,在未来就业市场中,一些对军人品质有要求的企业可能对他产生偏见,让他失去很多好的工作机会。 从黄某某这件事,我们还能看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很多青少年对军人职业的认同感和向往感不够强烈,这和国防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把国防教育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增加国防知识课程,让青少年从小就了解国家的国防安全知识。 还可以开展军事主题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青少年参观军事博物馆、参加军事夏令营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军人的生活。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国防教育形式也非常重要,比如制作一些有趣的国防教育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提高青少年对国防教育的兴趣。 黄某某这事儿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对于那些想参军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能不能适应部队的生活,能不能担起这份责任。别一时冲动做了决定,最后后悔都来不及。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快来评论区说说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 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广东肇庆这本科生黄某,真是把“冲动”俩字玩明白了!自己主动报名去西藏当兵,检查政
【230评论】【1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