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乒协】法国乒乓球培训体系:欧洲标杆,即将迈向全球?若诺教练谈法国的培养体系及青年一代的崛起:WTT赛制改革及新赛事的出现加速了成长进程,勒布伦兄弟向所有人证明不可能已化为可能,这代新秀在成长阶段获得了更深入的个性化培养,拥有从幼年到职业初期始终陪伴运动员的引路人至关重要。
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法国乒乓球人才呈现井喷之势,使这个长期被德国邻国掩盖光芒的国家,一跃成为国际乒坛的标杆。在菲利克斯·勒布伦——这代无所畏惧的新生代象的光环背后,一波年轻天才正汹涌而至。长期以培养体系闻名的法国乒乓球,如今正持续兑现其人才潜力。希望之星正蜕变为奖牌得主,期待正转化为确信……尽管要撼动亚洲强者的王座,前路依然漫长。
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大满贯赛中,菲利克斯·勒布伦再度改写法国乒坛历史,成为首位跻身该赛事阶段的法国选手。两年来他稳居世界排名前列,而比他小两岁的布鲁瓦新星弗拉维恩·科顿似乎正追随他的脚步。两人都沿着帕瓦德的足迹前进——她同样已跻身世界顶尖选手行列多年。他们的共同点?早慧成才——这在亚洲司空见惯,但在欧洲,尤其在法国却实属罕见。
诸如巴德、泊雷特、布尔拉萨德、多尔和夏洛特卢茨等早慧选手,虽已超越初期阶段,但同样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如今,共有十四名法国选手位列世界前一百一十名,其中八人跻身前五十,这种人才密度在法国乒坛历史上前所未有。
尽管法国培训体系数十年来一直是欧洲标杆,但直到最近才实现顶尖人才的爆发式增长,而前几代选手当年在世界棋局中谋得一席之地则更为艰难。
特里斯坦·弗洛尔、昆汀·里博诺、安德烈娅·朗德里厄、坎·阿库祖、亚历山大·卡桑、安佐·昂格勒、本杰明·布罗西耶、阿卜杜勒-卡德尔·萨利夫,这些选手都曾在青年级赛事中斩获欧洲奖牌,却未能将这种统治力延续到后来的国际成年赛场——尽管他们的职业生涯都已足够成功。
弗拉维恩·科顿的教练、现法国国家队技术团队成员艾丽斯·若诺指出推动这一重大变革的三个关键因素:
“WTT赛制改革及新赛事的出现加速了成长进程,使冲击世界顶尖排名比以往更具可行性。但这不是唯一原因。菲利克斯和艾利克斯创造的鲶鱼效应,成为多重突破的真正引擎。他们开辟了道路,向所有人证明不可能已化为可能。另一个关键在于,这代新秀在成长阶段获得了更深入的个性化培养。虽然团队协作仍是重要基础,但我们开发了差异化方案——通过与自幼负责的导师紧密合作(如艾丽斯之于弗拉维恩,纳塔涅尔·马龙和杰雷米·叙罗之于菲利克斯和艾利克斯,尼古拉·戈德拉之于蒂博·泊雷特)。在我看来,拥有从幼年到职业初期始终陪伴运动员的引路人至关重要。此外,我们从选材阶段就建立了完善机制,确保人才破土而出直至绽放。例如菲利克斯和弗拉维恩九岁就赴日感受差异化训练环境。如今我们在各个环节都更精准:从个性化课程到体能训练,再到心理辅导,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个性化指导方法已长足进步。近年来全球水平急剧提升,必须推行这些变革。一切都在加速进化,我们持续寻求适应与改进,否则就会落后于他国。弗拉维恩就是典型范例——他犹如高速列车,我有时都难以跟上节奏,但我们不断探索新方法助他突破瓶颈。我们教练员也在飞速成长。”
正如前述前辈,新锐们近期在国际青年赛事中展现了与生俱来的潜力。最近数周欧洲本土举办的三项赛事——U15/U19欧锦赛、U13欧锦赛及在图尔举行的U15/U19欧洲前十强赛——法国军团均表现抢眼,共收获十四枚奖牌(含八金)。这印证了法国在欧洲范围的统治力。法国乒乓骄子无论年龄大小皆光芒四射。旧大陆其他国家已付出代价才认识到这点,现在该轮到亚洲警惕了。
挑战亚洲强手,这是法国队员面临的核心命题。这种近乎贪婪的渴望早已深植于心。虽然菲利克斯、西蒙、巴德、艾利克斯都曾有过战胜亚洲选手的辉煌战绩,但最难的是保持这种表现的持续性。男队已能给亚洲劲旅造成威胁,但女队方面——无论法国还是欧洲层面——困境依然存在。现状清晰可见:从青少年组到成年组,中国、日本、中国台北和韩国选手囊括了几乎所有荣誉。
“新生代女将具备真正的坚韧品格,这是撼动亚洲霸主地位的关键要素。她们必须展现无所畏惧的姿态——这种心态如今已深植男队员基因。法国乒协近年来通过设立新导师制强化了女队培养体系。我能逐渐感受到集体动能正在凝聚,或许需要出现菲利克斯式的领军人物来引爆这种势能。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用亚洲人的方式战胜她们:必须找到新路径。我们正在努力,尽管尚未找到密钥。但切记欲速不达:在着眼抗衡亚洲前,先要确立欧洲统治地位。”艾丽斯·若诺坦言。
法国乒乓球正以肩负复兴使命的姿态高速前行,非凡一代的崛起与持续进化的培养体系共同构筑了驱动力。在个人成绩背后,是一整套正在精进的系统机制,蕴含着最终填补欧亚鸿沟的雄心。2025年10月12日至19日,在扎达尔的赛场上,法国军团将尝试书写这个传奇故事的新篇章——一切迹象表明,这场征程才刚刚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