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3岁女医护刘亚玲以请假回家探亲为由,偷偷跑到老山前线救治伤员战士,探亲假快到期时,她却给医院写信说不回去了,医院以党性要求她回去,谁料,刘亚玲却说:“哪怕开除我的党籍,我也不坚决回去,除非抬我尸体回去!” 1963年,刘亚玲出生在陕西西安。1984年从第四军医大学护校毕业时,她本有机会进入北京的解放军301医院,那可是全军最好的医院。可这姑娘偏偏不走寻常路,主动申请去了云南边防67医院。同学们都觉得她傻,好好的前程不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干嘛。 到了67医院,刘亚玲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大量的穿刺伤、刀伤、烧伤,还有不少需要截肢的战士。因为前线医疗条件差,很多人等待救治时就感染了,发烧流脓是常有的事。她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士,觉得自己不能只待在后方医院,得去最需要的地方。 于是刘亚玲给领导写信,一封接一封,前前后后写了七封,都是申请去前线。可领导们考虑到她是女同志,前线环境太恶劣,始终没批准。领导的想法也能理解,一个小姑娘去那种地方,万一出点事怎么办?可刘亚玲不这么想,她知道前线更缺医护人员,那些战士更需要帮助。 既然正常途径走不通,刘亚玲就想了别的办法。1986年4月,她向医院提出要回西安探亲。院领导知道她工作一直很认真,好久没回家了,二话没说就批了假。可谁知道,这姑娘压根没打算回西安,直接奔着前线的营救护所去了。 到了前线,刘亚玲向营地长官表明了身份。虽然长官挺惊讶,但前线确实缺人手,就让她留下了。她跟战士们一起蹲猫耳洞,那环境可真够呛的,又潮又闷,蚊虫特别多。刘亚玲给伤员包扎时特别小心,动作又快又准,就怕伤口暴露时间长了容易感染。平时没事她还帮着卫生员叠纱布、做棉球,跟战士们聊聊天,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 眼看着假期快到了,刘亚玲给院长写了封信,说自己回不去了,还说了一堆理由。医院这下急了,当时正赶上整党,她是党员,院里两次派人去叫她回来。可刘亚玲铁了心要留下,态度特别坚决。她说:“开除党籍也不回去,除非抬了我的尸体回去!”这话说得够狠的,把医院领导都震住了。 医院没办法,又给前线部队写信,请他们帮着劝劝。就在这时候,前线部队也发来调令,想把刘亚玲正式调过去。医院不同意,觉得不能随便想去哪就去哪。后来还是前线部队动员,她才回了医院。本来请假一个月,结果整整待了两个月。 这事在医院闹得挺大,院领导提出要给她处分。九个党员讨论,四个同意留党察看,五个主张严重警告。院党委报上去是严重警告,但上级分部没批,所以一直没公布。说白了,大家也知道她是为了救人,心是好的,只是做法确实不太合规矩。 刘亚玲前前后后去了六次前线,其中三次都没经过批准。她到过14个营以下阵地,参加了四次阵前出击和三次拔点作战,救治了130多名伤员。有一回,战士徐良腿部中弹,股动脉破裂,失血严重。刘亚玲配合其他医护人员给他止血输液,因为伤势太重得后送。她坚持要跟着去,路上一手扶着输液针头,一手举着液袋。过堑壕时,她钻到担架底下跪着、爬着走。上了车因为颠簸厉害,她就用手抱着伤员的伤腿,另一只手垫在腿下。这一路护送,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后来有一次,刘亚玲自己臀部被弹片击中,她也没告诉任何人,自己拔出来继续干活。结果伤口感染化脓,高烧不退才倒下。醒来时已经躺在67医院了,医院领导这才知道她在前线干了这么多事。虽然还是给了处分,但也不再拦着她去前线了。战士们都叫她”战地女神”“猫耳洞的南丁格尔”。1987年,她因为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 战争结束后,刘亚玲回到第四军医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进了西京医院,慢慢当上了烧伤科和皮肤外科的主治医师。这工作环境、待遇都挺好的,可2005年她又做了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村里老支书跟她说,村子路都是泥泞小道,老百姓看病太难,希望她能回来办个医院。刘亚玲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她觉得大城市名医多得是,不差她一个,但村里多一个好大夫,老百姓就多一分保障。 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又跟朋友借了些钱,开始筹建医院。办土地手续、买医疗器材、招医护人员,前前后后花了三年多时间。2008年3月,长安丰京医院终于开业了,没有任何仪式,就是悄悄开张。医院不大,就二十张床位,但内科、外科、中医科都有,还专门装了间手术室。 刘亚玲看病有个原则:花最少的钱,用最合适的药,让病人尽早好起来。碰到家里困难的,她自己掏钱垫付医药费,退伍军人来看病,她分文不收。十几年下来,接诊了数万病人,从没发生过医患纠纷,口碑特别好。医院墙上挂着块匾:“老山前线一女神,战时忧国今忧民”,这是被她治好的患者送的。 2013年,中央电视台搞”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活动,从全国近千条线索里,刘亚玲被评为全国十位最美乡村医生之一。她又一次站到了荣誉台上,还是那副淡然的样子。从战场到乡村,从战地女神到乡村医生,她始终待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救死扶伤。
1986年4月,23岁女医护刘亚玲以请假回家探亲为由,偷偷跑到老山前线救治伤员战
熹然说历史
2025-10-11 21:46:36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