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就在刚刚!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 10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称过去一周对乌克兰军工企业发动了6次集群打击,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宣布在顿涅茨克地区成功挫败了俄军的解围行动。 这场仗从2022年打到现在,早就完全变味了。 最早俄罗斯还想着一口气把乌克兰拿下,后来发现没那么容易,战线拖长之后,变成了消耗战。 俄罗斯现在的打法也变得讲究了,不像最初那样单纯地推进,而是玩起了“混合空袭”:先用一大波无人机“探路”,让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忙个不停,等乌军的防空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再用导弹打击真正想要打的目标。 对乌克兰来说,这招确实挺难受,毕竟防空导弹不便宜,无人机又容易量产,成本一高一低,乌方压力很大。 不过,乌克兰也不是只挨打。 最近一段时间,乌军在顿涅茨克方向多次组织反击,尤其是在库尔斯克边境地带,乌克兰特种部队还专门渗透到俄军后方搞突袭。 俄罗斯不得不从前线抽调部队回防,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消耗。 外界也能明显感觉到,俄乌双方都在博弈,看谁能耗得住。 说到外部援助,俄乌战争到今天,已经不是两国的“家务事”了。 北约、欧盟等西方国家长期给乌克兰输血,钱、武器、情报全都上了。 美国、德国、波兰、英国这些国家陆续给乌克兰送去防空系统、坦克、火炮,还有不少国家提供了无人机、电子对抗设备。 2025年,特朗普重新当选美国总统后,虽然美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声音有所变化,但整体援助并没有完全停下来。 只是比起刚开始热情,最近确实慢了不少。 乌克兰对此很着急,泽连斯基多次公开呼吁,希望盟友继续加大支持,但效果有限。 俄方也不是孤军作战。朝鲜、古巴等国家和俄罗斯在军事、后勤上有一定合作。 朝鲜提供了一些弹药物资,古巴有部分合同兵来俄服役。 一些国际媒体也注意到,古巴人到俄军服役一年能拿到两万多美元,这在他们老家算是高收入了。 俄罗斯把这些“国际帮手”用在一些后勤、守卫等岗位上,帮忙分担人力压力。 在前线的拉锯战里,双方都没有松口的意思。 俄罗斯现在更倾向于用远程打击消耗乌克兰的军工能力,乌克兰则希望靠西方援助撑住前线,同时在边境搞些小动作,增加俄军负担。 联合国、欧安组织等多次呼吁双方坐下来谈,但每次谈判都无疾而终。 俄乌彼此互信已经很难恢复,和平进程推进也很艰难。 这场冲突不仅让乌克兰和俄罗斯付出了巨大代价,对整个地区稳定也有很大影响。 难民问题越来越突出,乌克兰国内和邻国的流离失所者持续增加。 国际社会虽然不断喊话要保障人道安全,但实际行动非常有限,人道援助主要集中在紧急医疗、粮食发放等方面,对改变战局帮助不大。 总俄乌战争到现在依然胶着,双方你来我往,战场上没出现决定性突破。 俄罗斯主打远程袭击和无人机消耗,乌克兰则靠西方撑腰力拼防御,偶尔发动边境骚扰。 多国参与让这场冲突变得更复杂,全球经济、能源、粮食市场都受牵连。 现在局势看,谁都拿不出一招制胜的办法,和平谈判遥遥无期。 参考:俄称打击乌军工企业 乌称挫败俄解围尝试——新华网
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向基辅传话:若未来一周内,若乌克兰未停止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
【42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