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拜登班子四年不动?特朗普却总 “炒官”?这差别,影响美国的底气 在美国政坛,特朗普和拜登的执政团队简直是两个极端。一个像走马灯,一个像定海神针。先看特朗普,他当总统那几年,内阁换人的速度能惊掉下巴。 光重要职位就换了一茬又一茬。国务卿蒂勒森因为政策不合被炒,国防部长马蒂斯反对撤军愤而辞职,国家安全顾问更是连换弗林、麦克马斯特、博尔顿三任,最短的弗林只干了 24 天就下台。 2025 年他再次上任后更夸张,刚就职就把国家安全顾问调去联合国,让国务卿身兼两职,搞得团队人心惶惶。 再看拜登,执政四年核心班子几乎没动过。国务卿布林肯是外交老手,从奥巴马时期就管国际事务;国防部长奥斯汀是四星上将,打过硬仗懂军事;财政部长耶伦更是美联储前主席,经济问题门儿清。连以前没存在感的副总统哈里斯,也常因为公务上新闻,整个团队看着就扎实。 最直观的对比在政策上,拜登 2022 年推的《通胀削减法案》,砸 3690 亿搞清洁能源,还帮老百姓压药价,虽然有人骂效果慢,但好歹落地执行了一年多,吸引了 820 亿投资。可特朗普一上台,直接下令暂停法案资金,3000 多亿的绿色投资全泡汤了,这种朝令夕改的事儿在他任期里不算新鲜。 特朗普的路数是 “强人说了算”,把内阁当成自己的 “家臣团”,谁不听话就踢走。可政府不是小公司啊。国防、外交这些活儿全是技术活,刚熟悉情况就被换掉,政策能不跑偏吗?马蒂斯离职前就说,频繁换人会让美国失去盟友信任。 果然,他退出伊核协议、骂北约盟友,搞得美国在国际上没人帮衬,连新冠疫情来了都没人能牵头制定统一政策,乱成一锅粥。 拜登走的是 “专业人干专业事” 的路子,找的都是熟门熟路的老官员。布林肯知道怎么跟盟友打交道,所以能把北约重新拧成一股绳,让欧洲盟友把军费提上去;耶伦懂经济,推出的法案虽然有争议,但至少让失业率从 6.3% 降到 3.5%。 这种稳定不是慢,是能攒着劲儿办大事。《通胀削减法案》哪怕被骂 “保护主义”,也实实在在让美国本土多了不少电池厂、电动车厂,创造了工作岗位。但也别把拜登的团队吹成完美的。 民调显示,61% 的美国人觉得他执政失败,尤其是移民、债务问题没解决好。这说明光稳定不够,还得能解决新问题。可反过来想,要是拜登也像特朗普那样天天换部长,恐怕连《通胀削减法案》都推不出来,更别提稳住经济基本盘了。 最讽刺的是选民的心态。CNN 民调里,55% 的人觉得特朗普任期 “成功”,但这不是因为他换人的政策好,而是大家怀念他任期里的经济表象。可他们忘了,特朗普卸任前的国会山骚乱,就是团队混乱、没人能制衡他的恶果。 而拜登虽然被骂 “平庸”,但至少没让国家出大乱子,这种 “不出错” 在动荡年代其实更珍贵。 特朗普的支持者爱他 “敢砸规矩”,觉得官僚体系太僵化,就得靠他这种 “推土机” 来打破。可打破之后呢?留下的是政策真空和盟友离心,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美国人。油价涨了、药价高了,都是因为政策反复无常搞的。 拜登的团队像 “老中医”,慢慢调理国家的毛病。虽然见效慢、被骂保守,但至少能稳住基本盘,让企业敢投资、盟友敢合作。就像《通胀削减法案》,哪怕有争议,也比今天建电厂明天停资金强得多。 2025 年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又开始换官员、废政策,这其实给美国出了道难题。一个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领导?是追求一时的 “爽感”,还是看重长远的安稳?说到底,总统的本事不是自己多能折腾,而是能搭个靠谱的班子,把事儿办踏实。毕竟国家不是真人秀舞台,不能天天换主角。 参考信源:对比拜登,特朗普是个好总统?驻美大使崔天凯:不管谁当美国总统,我们态度都一样 中国青年网
法媒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在我们反制美国之后,法媒声称,中美贸易战再次升温,这一次北
【2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