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中有一个细节,就是琵琶女说自己后来嫁的商人去浮梁买茶了。这个浮梁是今天

西门大妈啊 2025-10-10 14:29:04

《琵琶行》中有一个细节,就是琵琶女说自己后来嫁的商人去浮梁买茶了。这个浮梁是今天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的确是唐代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贸易市场之一。

浮梁及所在的饶州,是重要的茶叶产区。根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元和年间,也就是白居易写《琵琶行》的年代,浮梁的 “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其茶叶税收在全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人气旺,各地的茶叶会汇集到浮梁进行交易,然后分销到全国各地。所以写琵琶女的丈夫去浮梁买茶,是很合理的。

那么白居易一个从长安贬来当官的,怎么知道做生意的事情呢?这是因为他大哥白幼文在浮梁担任文书类的主簿,白居易常在家书中尊称其为 “浮梁大兄”。白居易所在的江州位于江西九江,和景德镇离得不远,所以他很有可能经常去景德镇和兄长相聚,自然也清楚浮梁的商业情况。

不过白居易和浮梁的牵绊并不是被贬到江州后才建立起来的。白居易父亲去世后,他大哥长期供养家庭,因此白居易经常去浮梁取大哥的 “禄米”。他在《伤远行赋》中写道:“吾兄吏于浮梁,分微禄以资养,命余负米而还乡。”“出郊野兮愁予夫,何道路之茫茫。茫茫兮二千五百,自鄱阳而归洛阳。” 当时浮梁归属鄱阳郡,白居易在赋中以鄱阳指代浮梁。

按照唐代制度,科举需由各地教育部门官员选送,相当于教育厅推举。白居易虽然是洛阳人,可能因洛阳竞争激烈,他未能被推举.在大哥的安排下,白居易从浮梁投奔在宣州溧水为官的堂叔白季康,这使他获得了在宣州参加考试的户籍资格。在白季康的引荐下,他拜见了宣歙观察使崔衍,并以《窗中列远岫诗》等佳作受到赏识,最终被崔衍 “破格” 举荐,以宣州 “乡贡” 的身份进京参加进士科考,最终高中第七名入仕。

身为高材生,白居易原本仕途颇为顺利,“擢进士、拔萃皆中”,“对制策乙等”,一路升到了翰林学士、左拾遗。左拾遗是武则天时期开始设置的一种谏官,官阶为七至八品,杜甫也曾经担任过这个官职,所以被称为 “杜拾遗”。

作为谏官,白居易看到不合理的事情当然要提建议,因为年轻气盛,说话也不讲究方式方法,久而久之就让唐宪宗很烦,甚至还斥责过他。皇帝尚且如此,其他的宦官权贵对他有意见也是可想而知了。

偏偏这时候,京城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谋杀大案:宰相武元衡在上班的路上,突然被人杀害,连头都被砍下来了。

这事和白居易有啥关系呢?本来是没关系的,但白居易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向唐宪宗上书,“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这看起来也没问题,宰相上班路上被人杀了,还能不抓凶手?但是大家想想,什么人敢在大街上杀宰相?想也知道背后的势力绝不是普通人,而是手握大权的藩镇势力,这事是你能轻易议论的?

更何况,白居易此时已经是太子赞善大夫,不再属于谏官,这时候你再因为和自己本职工作没关系的事情上书,是不是就越权了?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白居易此前得罪人众多,从手握大权的宦官,到藩镇大员,几乎没有他不批评的。于是这些人难得地联合起来,抓住这件事攻击白居易。攻击他啥呢?除了 “越职言事”,还有一个大帽子 —— 不孝。

为啥会这么说?这是因为他写过两首诗,分别是《赏花》和《新井》,而这时候有人揭发,他母亲就是因赏花时坠井而亡!身为人子,你母亲因赏花坠井而死,你还有心情写这种诗?你是不是罔顾人伦!

原话是 “甚伤名教”,这在唐代属于非常严重的指责。

于是权臣韦贯之请求将白居易贬到江东地区做刺史。皇帝刚同意,任命刚下达,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 “不宜治郡”,不能当地方父母官,所以白居易最终被改任为江州司马。

这人事任命也确实够随意的。

哦对了,关于那两首诗,压根就是白居易在母亲去世前写的,所以和 “不孝” 根本扯不上关系。

那么白居易母亲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还要从白居易父母的情况说起。他家情况确实比较复杂,因为他爸爸是他妈妈的亲舅舅,比他妈妈大 26 岁。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嫁给四十岁的舅舅,无论怎么想都难以接受,所以夫妻感情很不和睦。后来白居易的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拉扯几个孩子长大,日子颇为艰辛,慢慢地身体就不好了。白居易就曾经对唐宪宗请求,希望给他安排一个薪水高些的职务:“臣母多病,臣素家贫,甘旨或亏,无以为养。养阙甘馨之费,病乏药石之资。” 这说明母亲的医药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中医给出的诊断是,白母患的是 “心疾”(即精神疾病),一般药物难以见效。后来白母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曾经 “因忧愤发狂,以苇刀自刭”,这导致白居易不得不请两名 “壮婢” 专门看护母亲。可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没防住母亲跳井身亡。

咱就是说,哪怕放在现代,既花钱给母亲治病,又专门请人看护,这也算得上孝子了吧?治不好疾病难道是他的错吗?而且白母病情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怎么可能还有精力 “赏花”?所以这套 “不孝” 的说辞,纯粹是编出来攻击白居易的。

而那两首《赏花》和《新井》,在白居易的诗集中已经找不到了,不知道是原本就没有留存,还是他后来因气愤或避嫌销毁了。

正是白居易人生中这一连串的遭遇,最终凝结成了《琵琶行》里那两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

“前月浮梁买茶去”

“江州司马青衫湿”

也算是诗人不幸诗家幸了吧...

0 阅读:0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