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日最炸裂的新闻 不是明星绯闻,是桩藏在组屋的悲剧 东北一家三口,多年前移民新加坡 父母都是研究岗高知 女儿中学随迁,读新加坡名校 后来考上剑桥,拿了博士学位 不知何时,女儿精神失常 好好的学霸,突然疯了 2016年母亲病逝 只剩老父照顾不能自理的女儿 前几日楼下天花板渗血水 邻居觉得不对,立刻报警 警方破门而入,发现父女已去世一个月 尸体腐烂,才渗出带血的水 现在警方发文告 寻找他们在中国的亲人 新加坡80%公民住组屋 组屋是保障房,不是廉租房 就算高知,符合条件也能住 李显龙说过,组屋是新加坡的根 剑桥博士在新加坡压力大 竞争激烈,拼到顶容易垮 移民后社交圈缩小 国内亲友远在东北,遇到事难求助 新加坡社区有居委会 但独居家庭常被忽视 这次事件后,有民众呼吁加强探访 为什么高知家庭会陷入绝境? ①精神健康问题隐蔽 高知总觉得自己能扛,不肯说 ②移民后社交圈萎缩 没朋友帮忙,遇到问题孤立无援 ③社区关怀没跟上 没人常敲门,直到渗血才发现 这事戳中普通人的痛处 不管是移民还是本地人 老了独居、家人患病 都是大家怕遇到的事 高知夫妻想给孩子最好的 却没料到精神压力压垮了女儿 老父照顾女儿十几年 自己也耗光了力气 如果社区有人常来看看 可能早发现异常 有网友说“已经是新加坡公民,就不要再跟中国联系了” 这种说法太冷漠 亲情没有国界 就算入了新籍,中国的亲人还是最亲的 我觉得 不管在哪里生活 家人永远是后盾 精神健康要早关注 社区要多敲敲独居者的门 别等悲剧发生才后悔 你觉得移民家庭该如何应对孤独和压力?
新加坡近日最炸裂的新闻 不是明星绯闻,是桩藏在组屋的悲剧 东北一家三口,
朝花夕拾时
2025-10-09 23:52:36
2
阅读:14912
用户18xxx10
我们这居委会这点就做得好,我妈75岁,社会的人隔两天人不来就电话来,知道我是过年过节或星期天到家,就在工作时间来,电话比我打的都勤,很负责,很让人感动的。
醉最迷人 回复 10-10 12:40
和社保一样,每年上报,防止吃空保
青茄猫 回复 10-11 00:19
我们这里社区也一样
熙昊
既然移民了就是外国人了,既然选择了就要承受一切,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也不值得去同情,那些同情心泛滥的还是多关注一些国内的民生问题吧
夜行的人
自己选择离开故土,死在异国他乡也没什么好说的
wsycute107 回复 10-10 14:09
故土不死人?还是死的少?
铁鱼
又不是中国人
戴土
地方太小憋出病了!
从河流到海洋
它博学多才,最后疯了!
用户94xxx31 回复 10-10 09:23
博学多才,最后却在“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死循环中疯了!如果不去新加坡呢?
用户18xxx35
外国人了,有啥说的,即便大陆有亲人,他们会去联系或走动吗?有会这样吗?
醉帅
如果小编是一个中国公民,议论新加坡社区的事,有干涉他国内政之嫌,虽然你的建议是好的。如果建议不被采纳,则纯属牢骚,遭人嫌。
万古长青一颗草
新加坡人的悲剧
言贩子
防水没做好。
衣袂飘飘
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高知学霸,突然间就失常了,这本身就很奇怪[静静吃瓜]
C文敗蘱
就是学历太高了,知道的太多东西,有点接受不了这个世界
黑社会在几层
如果这种高知家庭再差也能买得起商品房,而且也能申请得到公租房,而且中国社区,村委会等,还有卖保健品的人,等等都会关心老年人
用户10xxx19
应润尽润,这种不利于润的文章就不要发
韩星
死外头就死外头吧,人家外国国籍和咱有啥关系?
旺旺先生
养出个废物还这样的结局,那些只看孩子成绩不培养能力的好好看看
黄埔月黎
移民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八十八十八十
系自愿出国当狗,不要浪费中国人的时间
The
尘归尘土归土,联系个啥。
圣海伦娜岛的苏霸心
挺端庄的
嗯嗯嗯
一看就是假新闻[开怀大笑]
老北京
坡县没有街道组织吗?太可惜了。。。。
Mr Sunny
外国人和咱老百姓有啥关系
用户10xxx68
重要是 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6689
老人常言能够吃下100,也只吃70。
能来就好
新加坡那些人虽然dna一样,但他们瞧不起中国人,都自以为高人一等[抠鼻]
英雄本色
说得直白而残酷点,这是流落海外,断子绝孙。
222555哦哦
据说新加坡人普遍精神病,马来大华人去旅游都被搞崩溃,在抖音上大倒苦水
qzuser
自己选的路,可惜了!
请叫我二哥
自己的事都管不了,还想管别家的事情。
阿路74
可惜了!
个性笨笨猪988
价值在哪里,关系也就在哪里
知足常樂
精致利已主义者。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