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拥有了北斗系统,为什么国内还在用美国的GPS?说实话,你可能不信,要是现在真全部换成北斗,我们的手机估计都不能用了。 这事得从头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看到海湾战争里美军用GPS精准打击目标,那叫一个眼热。可当时咱们完全依赖美国的系统,根本没有自主研发导航系统的资本,这事儿也就这么搁置了下来。 直到1993年银河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美方突然切断GPS信号,让我们的货轮在海上迷了路,这下子高层彻底醒悟,得赶紧自力更生搞一套自己的导航网。要不然,万一哪天国际形势紧张,GPS一关门,咱们的军舰飞机手机全瞎眼,那多被动啊! 就这样,北斗项目从1994年正式启动,一步步从实验阶段走到全球覆盖。 但GPS这老大哥实在太会抢跑了,从1973年就开始砸钱建设,花了200亿美元,1995年就搭好了24颗卫星的全球网络,比北斗早了整整25年。那时候,全球导航领域就它一家独大,美国又聪明地搞起了民用免费策略,虽然设备厂商得掏钱,但用户感觉不到成本,自然都跟着用。 等到北斗2020年终于完成全球组网时,GPS已经把全球80%以上的民用市场攥在手里了,中国国内的运营车辆虽然96%都用了北斗,但个人手机导航这块还是GPS的天下。 更头疼的是生态这东西,不是说技术赶上了就能马上替换。手机厂商、地图软件公司早几十年就围着GPS转,芯片兼容性、软件算法全是按GPS的标准调的。 就拿手机芯片来说,早年高通、联发科的芯片都优先搜GPS信号,华为从2013年就开始支持北斗,但那时候北斗只能当辅助,直到2017年北斗三号密集发射后,手机能收到的信号才多起来。 苹果更晚,直到iPhone12才开始兼容北斗,之前的机型压根不认北斗信号。2024年的数据显示国内98%的新手机都支持北斗,但架不住还有大把旧手机在服役,光是iPhone12之前的机型在中国就有几千万台,这些手机要是强制切北斗,导航直接就成了摆设。 地图APP那边更麻烦,高德、百度地图早年积累的全是GPS的定位数据,算法也是按GPS的信号特点优化的。虽然现在它们也能用北斗信号,但后台默认还是优先挑GPS,毕竟这么多年没出过大乱子,贸然换核心万一出bug,导航把人引到沟里可就麻烦了。 而且用户界面上还一直显示"GPS",哪怕实际用的是北斗信号,大家也以为还在依赖美国系统,厂商犯不着花力气改界面惹麻烦。 北斗刚出来的时候,芯片单价贵得吓人,后来科研人员拼命攻关才降到6块钱,但产业链整体成本还是比GPS高。 就说共享单车吧,深圳、北京搞电子围栏试点,要求装北斗高精定位模块,青桔、哈啰这些企业光是置换车辆的成本就蹭蹭往上涨,更别说全国几亿台旧设备要全部换成北斗模块,那得花多少钱?手机厂商也不傻,要是强制只用北斗,芯片采购成本上去了,手机售价就得涨,消费者肯定不买账。 北斗在亚太地区确实比GPS准,深圳海运的船用北斗进港误差能控制在1米内,还能省一半油,可到了欧美地区,GPS的信号反而更稳。 更关键的是国际标准,GPS早就成了民航、航运的"通用语言",国际民航组织认了它几十年,北斗直到2023年才拿到入场券。航空公司要是把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全换成北斗,不仅要花大价钱改硬件,还得重新培训人员,短期内谁也不愿意冒这险。 现在的情况是,手机其实都是同时收北斗、GPS、格洛纳斯这些信号,哪个稳就用哪个,算是个"混合定位"的状态。要是真一刀切全换成北斗,先不说旧手机直接瘫痪,新手机也可能出问题——有些地下车库、高楼夹缝里,北斗的信号还没GPS强,到时候定位漂移、导航失灵,用户肯定得骂街。 再说出国的时候,国外很多地方还是认GPS,手机只带北斗信号,到了欧洲美洲可能连地图都打不开,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北斗这几年进步是真快,2024年相关产业规模都超过5758亿元了,在"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都站稳了脚跟,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沙特的农场都在用它。 但替换GPS这种百年老店,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等旧设备慢慢淘汰,软件生态逐步适配,成本再降下来,才能一点点把市场抢过来。现在要是硬来,强行全换北斗,估计一半人的手机导航都得歇菜,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中国已经拥有了北斗系统,为什么国内还在用美国的GPS?说实话,你可能不信,要是现
依秋聊趣
2025-10-09 22:10:5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