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被我们拖垮了!”2024年,韩国上千人拒绝食用从中国进口的白菜,本想给中

冷紫叶 2025-10-09 22:06:49

“中国要被我们拖垮了!”2024年,韩国上千人拒绝食用从中国进口的白菜,本想给中国一个“下马威”,却没料到,最终撑不住的,竟是他们自己。 他们压根没算明白一笔账:韩国每年要吃掉200万吨白菜,其中五分之一得靠进口,而这些进口白菜里99%都来自中国。 2024年的情况更特殊,夏天持续的高温把韩国本土白菜折腾得够呛,高地白菜本来耐旱,但连续四十多天的极端高温直接烤焦了菜叶,偶尔的暴雨又让根部烂在地里,产量比往年跌了一大截。更要命的是,韩国白菜种植面积还比去年缩减了5%,本就紧张的供应雪上加霜。 抵制的口号喊了还没半个月,韩国超市的白菜价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冲。首尔社区超市里,一棵普通的大白菜标价35700韩元,折合人民币188块多,比去年同期贵了近两倍。就算是有政府补贴的大型超市,一棵白菜也要三四十块,还得每人限购三棵。 凌晨四五点,超市门口就排起长队,大爷大妈们拎着购物袋往前挤,开门不到一小时,白菜货架就空了,来晚的人只能对着空架子叹气。 普通家庭最先扛不住,往年十月是韩国人腌泡菜的旺季,一个家庭腌十斤泡菜也就花几百块。2024年光买白菜就得花上千,加上涨价的辣椒、大蒜,腌一次泡菜成本直接突破1720元人民币。 不少主妇干脆放弃自制,转而去买成品泡菜,结果发现超市里的泡菜货架也空了一半,网上商城五十多个泡菜单品集体断货。有留韩博主发视频吐槽,乐天超市里900克的韩国产辣白菜卖12900韩元,而中国产的10公斤装才2.2万韩元,价格差了近五倍,可就算这样,中国泡菜也得靠抢。 餐馆和食品企业更难熬,首尔有家开了二十年的泡菜汤店,老板本来跟着喊抵制口号,没几天就愁白了头。本土白菜进价翻了三倍,用它做汤要么涨价得罪客人,要么保本赚吆喝。撑了半个月后,他偷偷从批发商那进了中国白菜,还特意嘱咐“别让熟客看见”。 可纸包不住火,有客人吃出来味道没变,追问之下老板才吐露实情:“再不用中国白菜,店就得关门了”。 更尴尬的是公共机构,韩国不少学校供餐中心都把泡菜当标配,2024年九月底,首尔、釜山多个区的学校陆续发通知,说要从十月初开始暂停供应泡菜,改用萝卜块代替。家长们炸了锅,在教育厅网站留言抗议,说“没有泡菜的午饭不是正经午饭”,可学校也没办法,供应商给的答复就一句话:“实在拿不到货”。 这时候,之前喊抵制最凶的人开始悄咪咪松口了,有人在网上问“中国白菜到底能不能吃”,有人晒出网购中国泡菜的订单,说“味道其实差不多”。那些之前倒掉泡菜的博主,要么删了视频,要么发道歉文说“当时太冲动”。舆论风向彻底变了,骂抵制发起人“脑子不清醒”的评论盖了几千层楼。 韩国政府的脸打得更疼,一开始还端着架子,说“要保障本土农业利益”,没几天就改口了。九月二十七号,首批16吨中国白菜运抵仁川港,这是韩国政府当年第五次从中国采购白菜。紧接着又宣布,接下来每周要进口200吨,十月底前累计进口1100吨,全用来供应泡菜企业和餐馆。 民间的进口量更夸张,九月前二十四天就进口了530吨,比去年同期暴涨七倍多,到了十月,全年进口量直接较上年激增1951%。 为了让进口更顺利,韩国还紧急修订了《海关法》,十月底开始对白菜、萝卜等蔬菜实行零关税,之前这部分关税高达27%。这波操作被韩国网友调侃“前脚抵制后脚求购,脸都要肿了”。更要命的是,这场白菜危机还连累了尹锡悦政府,十月的民调里他的支持率跌到32.5%,差评率突破64%,就连之前力挺的江西区区厅长选举,执政党候选人也惨败收场。 其实韩国早就离不开中国的“菜篮子”了,作为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中国白菜年产量超过1亿吨,占了全球一半还多,东北的秋白菜、云贵的夏秋白菜等七个优势产区,能保证一年四季供应不断。2023年韩国泡菜贸易逆差达到12亿元人民币,99%的进口泡菜都来自中国,所谓的“宗主国”早成了依赖进口的“消费国”。 这场抵制闹剧到最后成了笑话,那些一开始喊着“拖垮中国”的人,看着超市里回归正常价格的中国白菜,再想想自己为了抢菜早起的日子,没一个不脸红的。有韩国媒体还算过一笔账,抵制期间韩国消费者多花了近百亿韩元,企业损失更得按千亿算,而中国白菜出口只是换了些其他买家,压根没受影响。 说到底,农业和民生从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事,韩国一边对本土农业搞高保护,抬高原材料价格,一边又离不开性价比高的中国农产品,这种矛盾早晚会爆发。2024年的白菜危机不过是个缩影,真要跟民生过不去,最后被“拖垮”的只会是自己。

0 阅读:0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