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军统青岛站由于叛徒出卖,一夜之间120多名军统人员被捕,全部被日军杀害

轩叔观察 2025-10-09 19:33:23

1940年军统青岛站由于叛徒出卖,一夜之间120多名军统人员被捕,全部被日军杀害,军统青岛站全军覆没,军统大佬戴笠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暗杀叛徒,这个任务落到了徐子贞身上,徐子贞是军统出了名的女杀手。[无辜笑] 这次灾难的源头,要追溯到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的被捕,他向日本人交出了山东各站的联络方式和人员信息,青岛站的秘密电台位置、接头暗号、安全屋地址全部暴露,但真正致命的一击,来自青岛站站长傅胜蓝。 傅胜蓝被捕后仅用了两天就改变立场,他不仅供出了全部下属名单,还详细绘制了组织架构图,甚至主动提供了即将进行的几个行动计划,日军根据这些情报布下天罗地网,原本可能逃脱的特工也被一网打尽。 消息传回重庆时,戴笠把茶杯摔得粉碎,他当场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除掉叛徒,这个任务最后落到了徐子贞身上,一个刚过20岁生日的山东姑娘。 徐子贞18岁那年从家乡逃荒到重庆,机缘巧合进了军统训练班,两年时间里,她学会了化装易容、跟踪反跟踪、使用各种枪械,还掌握了制作炸药的技术,教官们都说这姑娘胆大心细,是干这行的好料子。 更复杂的是徐子贞曾在青岛站工作过半年,那时傅胜蓝是她的直属上司,有同事私下议论过他们关系不一般,但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师徒情谊还是别的什么,现在她要亲手杀死这个曾经的上级,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 接到任务后徐子贞化装成卖布的小贩进入青岛,她先在码头一带打听消息,又装作给日军军官太太送货,逐渐摸清了傅胜蓝的藏身处,城郊一个日军控制的镇子里。 傅胜蓝住在镇中心的一栋二层小楼,门口常年有两名日本兵站岗,楼里还有宪兵队的人轮班保护,他很少外出,偶尔出门也有武装护卫跟随,徐子贞在附近租了间杂货铺,每天观察他的行踪规律。 第七天傍晚机会来了,傅胜蓝要去镇外的日军据点开会,随行护卫只有一名军官和两个士兵,徐子贞提前在必经之路设伏,选了个视线不好的转角位置。 汽车驶过来时,她突然冲到路中央,驾驶员急刹车,车上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徐子贞已经掏出手枪连开数枪,傅胜蓝当场毙命,那名日军军官也中弹倒下,剩下的士兵慌乱中开火还击,子弹击中了徐子贞的肩膀和腹部。 她咬牙拖着伤体跑进小巷,靠着事先准备的应急路线甩掉追兵,躲进城内一个联络点,伤口感染得很快,高烧三天不退,组织派人用担架把她抬到乡下的秘密医疗站,但失血太多加上缺少药品,第五天她还是没能撑住。 徐子贞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问任务完成了没有,得到肯定回答后,她闭上了眼睛,有人在她的遗物里发现一张照片,是青岛站全体成员的合影,傅胜蓝就站在第二排中间。 这件事让整个军统系统震动不小,戴笠下令严查各站人员背景,增加了内部监督环节,还专门设立了惩戒处,那些原本有异心的人也收敛了不少,毕竟徐子贞的行动证明了组织的决心。 抗战胜利后始作俑者王天木被押回重庆受审,以汉奸罪判处死刑,但那120多条人命和徐子贞的牺牲,已经无法挽回,青岛站从此名存实亡,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重建起来。 在那个特殊年代,很多事情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立场和选择,徐子贞选择了完成任务,傅胜蓝选择了苟且偷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历史不会给出标准答案,但会记住那些在黑暗中做出艰难抉择的人。 网友们感慨万千: “这姑娘太刚烈了,20岁就干这么大事,放现在可能还在上大学,真是乱世出英雄。”   “傅胜蓝这种叛徒就该杀!自己人害自己人,比敌人还可恨。”   “历史比电视剧还惊险,徐子贞这样的无名英雄其实还有很多,只是我们不知道。”   “王天木最后被枪毙真是大快人心,汉奸都没有好下场!”   “那个年代的特工真不容易,全靠胆量和脑子,现在都是高科技了。”   “听说她和傅胜蓝还有点感情瓜葛?要真是这样,下手的时候得多挣扎啊……”   “戴笠也是狠人,说杀就杀,绝不手软。” 如果你是徐子贞,在知道目标曾可能是自己人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执行命令吗? 官方信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0 阅读:0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