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起火7车受损,除了刚刚看到的官方回应,还要牢记这几点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0-09 18:01:04

刚过去的这个假期,福建宁德霞浦县一处海滨停车场内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一辆上牌不久的阿维塔06在停车状态下突发起火,火势迅速波及周边7辆车。此前监测数据显示,起火前该车内温度已达76.4℃,事故引发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夏季使用安全的广泛关注。

霞浦县消防救援大队随后发布火警通报,明确事故关键信息:2025年10月5日13时54分,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码头有车辆起火。指挥中心立即调派霞浦县东关消防救援站2辆消防车、三沙镇专职消防队1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扑救;至15时35分许,火灾被成功扑灭。现场多辆小车因火势烧毁,万幸无人员伤亡。目前,事故具体原因及财产损失仍在调查统计中,后续进展将以官方通报为准。

一名疑似涉事阿维塔06车主的女子,曾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回应此事。她透露,该车于今年8月28日购买,起火时使用时长不足一个半月,行驶里程仅1066公里,属于“准新车”状态。从其视频及描述可见,车辆起火初期先从副驾驶位置冒烟;且车辆App记录显示,当天下午2时(起火前),车内温度已攀升至76.4℃。不过,该女子后续已下架相关视频,并表示车企已与其取得联系,且承诺会妥善处理此次事故。

关于起火原因,10月9日下午阿维塔官方发布说明: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最新反馈,起火发生在副驾驶座椅位置,火灾发生时,电池包的电压、温度、气压均正常,排除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故障等导致起火。可能导致起火的其他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相关部门已将此次事故定义为“外源性失火”。所谓“外源性失火”,是指由外部火源引发的火灾,常见诱因包括明火、电器短路、机械摩擦、瓦斯爆炸等;具体到本次事故,更明确的解释是:涉事新能源汽车本身未出现“自发故障”,而是副驾驶位放置的物品先起火,火焰随后蔓延导致整车燃烧。这也意味着,网传的车辆“电池热失控”“电池自燃”等猜测已被排除。

这些易燃易爆品不要放在车内

不过,目前引燃车辆的具体物品尚未确定。有业内人士提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类物品,若长时间放在车内,可能会成为诱发自燃的“隐患”:一是打火机、罐装喷雾、香水、碳酸饮料等,这类物品在阳光暴晒产生的高温环境下,易出现起火或爆炸;二是带有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宝、小型电子设备,高温可能导致电池故障并引发危险。

此外,业内人士还特别提到,不宜在中控台等阳光直射区域放置眼镜、装水的矿泉水瓶——这类物品具有聚焦光线的作用,一旦光线聚焦到易燃内饰上,也可能引发火情。当然,具体引燃物仍需等待相关部门发布详细技术鉴定报告后,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电车一定要避免暴晒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指出,多数新能源汽车对停放环境温度有明确限制,车企通常会在说明书中标注相关要求。例如,特斯拉ModelY的说明书中明确写道:“请避免将ModelY持续暴露在高于60℃或低于-30℃的环境下超过24小时”;上汽某款新能源汽车的说明书也提到:“不允许车辆在40℃以上环境中停放超过8小时,也不允许在-15℃以下环境中停放超过12小时”。若违反此类提示,不仅会导致电池寿命大幅衰减,更严重的是,极端高温可能触发电池热失控,进而直接诱发车辆自燃。

此次事故也被业内视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设计”的一次警示。尽管车企常宣传其电池包可通过针刺、挤压、高温等极端测试,但整车安全并非仅靠“电池安全”就能覆盖,例如车辆智能化系统能否在探测到车内异常高温、存在易燃物时,主动向用户发出强制预警,甚至采取远程干预措施?此外,按照车规级标准,汽车内饰材料需满足严格的阻燃要求(包括燃烧速度、火焰蔓延范围等核心指标),但实际应用中是否完全达标,仍需进一步监管。因此,业内呼吁,车企在强调电池安全的同时,需尽快补全整车防火设计的“短板”,从系统层面构建更全面的安全防线。

1 阅读: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