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大腿,便宜了力拓! 蒙古南戈壁省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说它是 “地下金库” 都不为过:3110 万吨铜、1328 吨黄金、7600 吨白银,光矿场面积就比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区还大。 当初蒙古政府把它当成宝贝,觉得靠着这矿,就能把国家经济拉起来,实现 “矿业兴国” 的大目标。 毕竟铜这东西,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需求量常年排在世界第一,80 公里的距离,要是跟中国合作,运铜到中国的加工厂,公路铁路一接,半天就能到,运输成本能省一大笔,还能顺便带动当地修公路、建电站,老百姓也能多些就业机会,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蒙古偏不。不知道是觉得 “依赖中国不安全”,还是想搞所谓的 “平衡外交”,非要把合作权给了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 当时不少人就纳闷:放着近在咫尺、需求又大的中国不找,找个隔着半个地球的西方企业,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结果还真被说中了,这一选,直接把自己和力拓都套进了连环麻烦里。 力拓接手后,麻烦就没断过。 首先是工期一推再推,本来计划着早点投产赚钱,结果光是前期准备就磨磨蹭蹭,后来又因为矿坑深度、开采技术的问题,工期往后拖了好几年。 更要命的是成本,最初预估的投资金额,没几年就翻了倍,从几十亿涨到上百亿,力拓这边不停往里砸钱,却迟迟看不到回本的希望。 而蒙古这边更憋屈,本来指望靠矿场收税、分利润,结果力拓以 “成本超支”“项目亏损” 为由,要么推迟分红,要么压低税率,蒙古政府连当初预期收入的一半都没拿到。 后来两边干脆撕破脸。 蒙古政府觉得力拓 “欺负人”,单方面要求重新谈判合同,甚至想加税、提高利润分成比例;力拓则觉得蒙古 “不讲规矩”,动辄就停工抗议,还威胁要撤资。 就这么拉扯来拉扯去,这矿场的产能始终上不去,本该是 “摇钱树” 的项目,硬生生变成了 “吞金兽”。 更尴尬的是基础设施,采矿需要大量电力和运输能力,要是跟中国合作,中国边境的电网随手就能接过来,成本低还稳定,铁路也能直接连到中国的物流网。 可力拓为了 “不依赖中国”,非要绕远路,要么从蒙古内部修铁路往俄罗斯方向走,要么靠公路把铜运到几百公里外的港口,光是运输成本就比找中国高了三成还多,最后这些成本要么转嫁给蒙古,要么让力拓自己扛,两边都苦不堪言。 其实说到底,蒙古当初不选中国,无非是心里有顾虑。 一方面是怕 “经济上太依赖中国”,觉得跟中国走得太近,会失去 “外交自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被西方企业画的饼骗了,觉得力拓是 “国际巨头”,合作起来更 “规范”,能拿到更多好处。 可他们忘了一点:中国和蒙古是邻国,合作从来不是 “单方面依赖”,而是互利共赢。 中国需要铜来支撑制造业,蒙古需要中国的市场和基建支持,这本来是天作之合。 而力拓作为商业公司,眼里只有利润,一旦项目不赚钱,管你什么 “矿业兴国”,先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再说。 现在再看这事儿,蒙古的 “矿业兴国” 梦被拖了十几年,不光没赚到钱,还因为项目停滞欠了不少外债,当地老百姓盼着的就业和基建也没跟上;力拓这边则成了行业笑柄,投了上百亿却没拿到预期收益,还跟蒙古政府闹得不可开交。 要是当初蒙古能放下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跟中国好好合作,这 80 公里的距离,早就变成 “黄金通道” 了。 中国能稳定拿到铜资源,蒙古能靠矿场带动经济,甚至还能借着中国的基建,把南戈壁省打造成边境经济重镇,何乐而不为?
当“美国人说他们有钢铁的意志”这条视频倒是没啥,但我快要笑死在评论区了[笑cry
【1评论】【1点赞】
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
没有那么大的智慧只会耍小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