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压轴官宣阵容,朝方在平壤做足了准备,迎接中俄越三位贵宾 10月9日,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典将在平壤正式拉开帷幕,而就在活动开始前72小时,中国终于官宣:由政府高层亲自率团访问朝鲜。 中方迟迟不露面,越是临近大典,越是显得意味深长。 反观俄罗斯和越南,早在10月6日就急不可耐地公布了访问行程,俄罗斯方面由梅德韦杰夫带队,越南则是总书记苏林亲自出马。 看似三国齐聚,实则层级、安排、节奏各有玄机。 尤其是中国,选择在最后时刻抛出“重磅炸弹”,不仅稳稳拿住了全场的节奏,也把朝鲜这场外交大秀,推向了真正的高潮。 这不是普通的代表团访问,这是朝鲜给世界上的一部分人看的“选边站队”。而中方的迟到,却不是犹豫,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不是不想来,是要等所有人都就位、所有目光都聚焦,才选择“压轴出场”。 这种安排,和2018年金正恩三次秘密访华的节奏如出一辙,欲擒故纵,步步为营。 金正恩当然明白,真正的“靠山”绝不会一开始就冲在前头。 俄罗斯带梅德韦杰夫来,虽然名义上是代表执政党,但实质上没有太多政策决定权;越南派出苏林,规格极高,却很明显偏重双边“回访”性质。 而中国这一次,派出的是总理李强,不仅规格碾压,访问时间也远超其他两国,整整三天的正式友好访问,几乎等同于一次“半国事”的礼遇。 而这背后的信号,非常清晰:中国不是来凑热闹的,中国是来定调子的。 中方对朝鲜的战略态度,从来讲究分寸。不靠近过头,也绝不放任自流。这次建党80周年庆典,其实正是一次“半岛新博弈”的窗口期。 金正恩选择在此时高调“招亲”,大办武器展、准备盛大阅兵,不只是为了纪念党龄,更是在对外释放信号:朝鲜并不孤单,而且在区域格局中,仍然有话语权。 尤其是那场从10月4日开始的“国防发展-2025”武器展览,金正恩亲自站台,还登上了“崔贤”号驱逐舰,警告敌人“应感到担忧”。 金正恩不需要长篇大论,一艘军舰、几个弹头,就足以传递出“我还在,而且比你想象得更硬”的信号。 问题是,朝鲜再怎么强硬,也需要“有人撑腰”。而撑腰的人,不能只是梅德韦杰夫这种“外交保险单”,必须是真正能左右局势的力量。 从2024年普京访朝的24小时“快闪”对比来看,这次中方三天的访问安排,堪称“惊天反差”。 过去几年,朝俄走近的速度令人意外,中国显然意识到了朝鲜可能在某些问题上的“摇摆”,而现在,中方选择用“高规格+长时间”的压轴方式,重新把中朝关系的主导权握回手中。 平壤自然为这场“外交大戏”做足了准备。 早在6月,卫星图像就捕捉到阅兵式的彩排动向,数万人的编队训练,战略武器的调运轨迹,全都指向一个目标: 10月10日的建党纪念日,将是一场对内凝聚、对外威慑的双重秀场。 朝鲜要给国内看“我们很强”,也要让世界看到“我们不是孤军作战”。 中国、俄罗斯、越南三国高层同时现身平壤,这种场面,放眼全球都极为罕见。 不是因为朝鲜多有吸引力,而是因为这三个国家各有算盘,但又都不希望让朝鲜彻底滑向别的一边。 中国要稳住半岛局势,俄罗斯要找外交出口,越南要维护历史纽带。 而金正恩,正是用这种“多边邀约”的方式,把自己重新推上了区域外交的中心。 美日韩当然知道,金正恩举办的,不是一场普通的周年庆。而真正让他们坐立不安的,不是朝鲜阅兵的导弹,而是中方那份稳如泰山的“压场力”。 在这个越来越撕裂的世界上,能压得住场面的人不多,而中国显然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
中方压轴官宣阵容,朝方在平壤做足了准备,迎接中俄越三位贵宾 10月9日,朝鲜劳动
地缘历史
2025-10-08 11:48:02
0
阅读: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