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宅家追剧,这些80岁都能干的事,你要青春干嘛?”2023年撒贝宁在《开讲啦》这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不少躺平的年轻人。 我邻居家的小宇就是这样。2022年刚上大学,每天课一结束就窝在宿舍,手机刷到凌晨,课本半个月没翻一页。他总说“读书没用,不如趁年轻爽一把”,结果大一期末挂了三科,辅导员找他谈话时,他还满不在乎。 其实不是小宇懒,是手机里的快乐来得太快了。刷短视频时,每15秒就有一个笑点,大脑跟着分泌多巴胺,比啃半天书还过瘾。有研究说,人对即时快乐的敏感度,是长期回报的3倍,难怪大家都忍不住想“先玩再说”。 小宇的爸爸急得上火,天天催他看书,可小宇总嫌烦。直到去年暑假,他跟着爸爸去工地干活,38度的天搬砖,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爸爸跟他说,自己当年就是因为没文化,只能靠体力吃饭,现在老了腰不好,想换轻松点的活都没资格。 这时候小宇才明白,爸爸的“逼”不是多管闲事,是怕他走自己的老路。 国家统计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初中以下学历的人里,62%在35岁后会面临失业风险,而本科以上的人,近六成能成骨干。这差距不只是钱,更是你能选什么活,而不是活选你。 反观小宇的室友阿哲,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别人刷剧时,他泡图书馆;别人打游戏时,他在学编程。 2023年还没毕业,就拿到了互联网公司的实习offer,起薪比小宇爸爸干工地还高。阿哲说,不是自己多聪明,是知道青春就该用来“增值”,而不是“消耗”。 现在的小宇也慢慢改了,每天定闹钟早起背单词,晚上去自习室。 他说以前总觉得“读书无用”是真理,现在才知道,那是最毒的谎言。你在青春里偷的懒,早晚要在未来补回来。 撒贝宁还说过,要是命运是烂编剧,你就做最好的演员。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选择权,是刷手机混日子,还是拼一把攒底气,全看自己怎么选。 你身边有没有像小宇这样幡然醒悟的人?或者你曾经也有过“躺平”的阶段,后来是什么让你改变的?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
谢娜居然被骂疯了,这事儿还真不是因为工作出岔子,也不是主持风格太咋呼。而是她首
【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