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开第一枪!当年赤瓜礁的那声枪响,守住了南沙。1988年3月14日的赤瓜礁对峙中,越南士兵扣动扳机击伤中国士兵杨志亮的瞬间,不仅触发了中国海军的雷霆反击,更悄然改写了南海的力量格局。这场被军事学者称为“教科书式自卫还击”的冲突,以击沉越军三艘舰艇、收复六座岛礁的战果,为中国经略南海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石。 赤瓜礁那会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要在南海弄个海洋观测站,中国就瞅准了这个机会,海里那些礁盘,谁先站上去就是谁的,越南那边反应也快,船直接就往礁盘边上挤,明摆着不想让中国人站稳脚跟,那时候港口雷达机场,什么都还没有,陈伟文就在船上,上面给的命令是不能先开火,可越南的604船高射机枪突然就响了,子弹都飞过来了,这谁还能等,历史就在那一瞬间,陈伟文下了决心,回击,枪声一响,南海的整个局面就不一样了。 打完之后,礁盘算是彻底拿稳了,后面的港口雷达机场才一点一点地建起来,到2012年三沙市成立,对岛礁的管理就成体系了,地盘这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才踏实,心理那道坎也算过去了,以前老有人说中国海军远海能力不行,那一仗打完,这种话就没人再说了,航母的规划也跟着提速,岛礁扩建的呼声也高了,自信心就是这么来的。 今天我们能在南海巡航,开采油气,搞海洋牧场,发展新能源,这些都跟当年分不开,当时动手也不是乱来,联合国宪章那些国际规则都考虑进去了,金一南教授就讲过,主权不是靠嘴皮子争的,是关键时刻敢不敢出手,现在三沙市管辖的海域,新能源项目海洋牧场都在弄,海上合作生态保护也在推进,1988年的那声炮响,给后面的和平发展打了个底子,历史总是在印证一件事,守住原则不是退让,果断反击也不是冲动,赤瓜礁这件事,是中国海权路上的一个标志,什么叫智慧,就是把底线和机会的关系看得很清楚,这片蔚蓝的海域,就是对当年那个决定的最好回应。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光明网》
赤瓜礁一声枪响,南海格局从此改写!中国海权的历史性转折
爱国的羊
2025-10-08 05:09:02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