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一等功臣李厚亮烈士,‌196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986年11月入伍

可爱卡梅伦 2025-10-07 11:49:28

老山一等功臣李厚亮烈士,‌196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986年11月入伍,生前是第十五侦察大队重机枪班战士‌。 ​1988年2月,李厚亮随部队参加对越侦察作战。 ​1988年3月15日,在一次侦察捕俘战斗中,他三次冲进敌火力封锁区抢救出受伤战友,当他第四次冲进去寻找受伤战友时,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李厚亮牺牲后,被追记为一等功臣,骨灰安葬在家乡烈士陵园。 —— 二十岁的骨头能有多硬?李厚亮给出答案——硬到能挡子弹。1988年3月15日清晨,老山雾气浓得化不开,对面越军机枪“哒哒”像敲铁皮,他却在这样的节奏里来回冲刺,三趟救人,第四趟被7.62毫米钢芯弹掀掉半块颅骨,人扑倒时手指还死死攥着副班长的急救包。后来战友掰开那只手,掌心全是泥和血,混着三颗门牙——是他自己咬碎的,疼也不吭声,怕吓着刚抬下来的伤员。 七台河的老乡说,厚亮打小就“虎”。家里穷,冬天捡煤渣,别人戴手套,他光手扒,冻得指节通红,却咧嘴笑:“烧起来才暖和。”十六岁那年,他爸井下出事,肋骨砸断三根,矿上给送了一辆旧自行车当补偿,他骑着那辆车往返四十里,给爸抓药,车后座绑两根钢筋,上坡推着跑,下坡脚不沾地,练出一腿腱子肉。邻居婶子常叹气:“这孩子,命硬也命苦。” 入伍通知书送到矿棚,他妈正和面,面粉撒了一案板,抱着他哭:“咱不当兵行不行?家里就你一个。”李厚亮嘿嘿笑:“妈,我去外面给您闯个名堂。”谁料这名堂闯在了老山。新兵连结束,他主动申请去侦察大队,理由是“跑得快,能扛机枪”。班长踹他屁股:“机枪二十斤,你个小鸡仔能行?”他二话不说,把两箱子弹绑身上,绕操场十圈,脸不红气不喘,从此没人再叽歪。 上了前线,他给自己缝了个红布条,绑在机枪提把上,说是“图个吉利”。战友调侃:“这是新娘子盖头?”他笑:“盖头是给敌人看的,让他们见红就倒。”1988年2月,部队要摸越军哨位,抓个“舌头”回来。李厚亮写家书,只有五行字:“妈,这里山青水秀,就是蚊子多;等任务结束,我想吃酸菜饺子;别惦记,我壮得跟牛犊子似的。”信寄出第七天,他就扑在了那片“山青水秀”里。 牺牲的噩耗传回家,他妈把酸菜馅饺子包了一盖帘,端到烈士陵园,摆在墓碑前:“亮啊,趁热吃,妈把油放足了。”老太太没掉泪,只用手一遍遍摸照片,摸得那张年轻的面孔起了毛边。后来每年清明,她都在墓前放三颗玻璃球——那是李厚亮小时候最爱的“宝贝”,他说:“玻璃球里有小宇宙,转起来,啥烦恼都甩出去。”如今宇宙停了,只剩黑白照片里的笑。 我去年出差路过七台河,特意去看了他。陵园不大,雪没过脚踝,他的碑在最前排,碑顶落着一只灰雀,见我走近,“扑棱”飞走,像给活人让位。我把随身带的一包酸菜饺放在台座上,冻硬了,皮裂开口,像没来得及合上的笑。管理员大爷说,老太太前年过世,临走把玻璃球塞进骨灰盒:“亮,妈来陪你,咱娘俩继续转宇宙。” 回城高铁上,我刷短视频,满屏都是“00后整顿职场”“网红年入千万”,忽然觉得虚幻。真正的00后,其实36年前就定格了——他没能整顿职场,却用生命整顿了敌人的火力点;没来得及当网红,却成了共和国勋章上永不掉色的一抹红。有人把英雄剪成15秒短视频,配《孤勇者》,点赞百万,却没人愿意听完背景故事。我滑着屏幕,心里骂自己:滑什么滑,你配滑吗? 写这篇,我不是来喊口号的。只想说,别让“一等功臣”只剩清明一天的流量;别让“20岁”只在游戏皮肤里出现;更别让“ sacrifice”变成键盘上轻飘飘的九个字母。我们可以不伟大,但得记住谁替我们伟大过。下次再吃饺子,别只顾拍照发圈,想想那个没回来的孩子,给他留三个,摆桌上,哪怕酸菜已凉,至少让他知道,有人记得他的味。 李厚亮的墓碑背面刻着一行小字:“青春换山河,山河已无恙。”愿我们配得上这句话,也配得上他没能活到的明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用户97xxx40

用户97xxx40

1
2025-10-07 13:06

向伟大的英雄致敬🫡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