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清朝浙江金华知府继良出巡时的照片,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好大的官威。[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2025-10-06 15:43:03

1901年,清朝浙江金华知府继良出巡时的照片,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好大的官威。[紫薇别走] 继良是蒙古镶蓝旗人,出生在京城,他的弟弟锡良后来成为清末重臣,年轻时继良在清惠陵工程处当差,每天要盯着上百个工匠干活,核对木料砖瓦的数量,处理各种琐碎纠纷。 调到户部后,继良负责审核全国各地的税收账目,他经常发现账目里的猫腻某地库银短缺三千两,报告上却写“核对无误”,查出了不少问题,也得罪了不少人,这份差事干了几年,继良调到宁夏府当知府。 继良骑着马下乡,看到农户家里揭不开锅,心里不是滋味,他开始琢磨怎么让老百姓过得好点,减免了一些苛捐杂税,还调解了好几起民族纠纷。 按清朝规矩,知府是从四品,该坐四人抬的轿子,八抬大轿是三品以上京官出京城或督抚级别才能享用的,地方上有地方上的规矩,外省知府实际待遇往往高于品级,继良坐八抬轿,在当时的金华并不算僭越。 县令敲七下,知府敲九下,巡抚敲十一下,皇帝出行敲十三下,这些规矩看似繁琐,却是整个帝国秩序的体现,老百姓听到锣声,就知道来的是多大的官,该行什么礼。 继良的斋号叫“琴鹤堂”,喜欢收藏金石书画,他不是附庸风雅,是真懂,有次当地文人拿来一块残碑拓片请他鉴定,说出了碑文的来历和年代,让那些文人佩服不已。 朝廷下令废书院兴学堂,金华的丽正书院有多年历史,要改成新式学堂,阻力很大,继良顶着压力推动改革,丽正书院变成了金华中学堂,开设算学、格致等新课程,那些从学堂走出的学生,后来成了推动金华走向现代化的力量。 轿子抬起来,锣声再次响起,这次不是出巡,是送别,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有人眼眶泛红,那个坐在八抬大轿里的威严知府,和那个清贫离任的读书人,竟是同一个人。 网友热评: “一开始看这八抬大轿的阵仗,心想这官老爷排场真不小!但看了资料才发现,继良居然是个办实事的好官,看来人不可貌相,历史人物也不能单从一张照片下定论啊。话说回来,他一个四品官坐八抬大轿,是不是有点‘超标’了?” “作为金华人,看到这帖子挺亲切的,八咏楼、鹿田书院这些地方现在都还能看到继良留下的痕迹,据说他离任时行李就几箱书,挺清廉的,这样的官,在当时那个环境下确实难得。” “好官归好官,但这出巡的仪式感,本质上还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鸣锣开道,百姓避让,这种‘官威’在今天看来确实有些隔阂了,我们可以肯定他的政绩,但也不必美化当时的制度。” 如果穿越回1901年的金华,你最想向知府继良提一个什么问题?或者,在你家乡的历史上,有没有像继良这样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官? 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你知道的故事! 信源:百度百科 - 继良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