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年轻时在洛阳做北部尉设立五色棒,严格执行“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的规定惩治皇亲贵戚,甚至杖杀大宦官蹇硕叔父的时候,显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你说他那时候,是奸臣嘛?
曹操是有个乱世枭雄的标签,但那是对他整个人生的评价。不是说他二三十岁就想好了篡汉自立。
电影120分钟的体量装不下太多东西。集中去描绘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没啥问题。
三国核心,讲的是政权更替的过程,围绕的基本点就是汉室基业的传承。孙刘曹三家,无论是以谁为叙事角度,都没孙权啥事,因为他是和大汉关系更稀松,更像是割据势力的一方。刘备是边缘后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叙述无非就是刘备角度和曹操角度。
普通人都习惯了刘备角度,毕竟大家都是看演义长大的。本身我们的社会有儒学底色,重视正统,尊刘贬曹大家都熟悉和习惯。但是从曹操的角度叙事我觉得也没啥毛病啊。
曹操势力弱的时候,为了争取颍川士族的支持,支持汉室,有理想主义色彩,也有功利主义需求。后来在势力逐渐庞大的过程中,野心膨胀,不仅逐步弱化和制衡了颍川士族的影响力,对汉室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三国星空这个电影大概讲的就是曹操政治生涯之初还抱有理想主义,但是马上要转变的那个时期的故事。至于说,电影里没有刘关张,没有张秀吕布丁原董卓,那对整体叙事有影响嘛?对表达中心思想有影响嘛?没影响,不描写也没啥。没说曹操徐州屠城,所以就把曹操变成好人了,洗白白了?好像跟中心思想也没啥关系。
骂电影的人,实际上是骂电影把曹操写成好人,写成大忠臣了,但问题是,这电影讨论的,也不是曹操是好是坏是忠是奸,他只是描述了一个过程,一个曹操发家的过程,一个从弱小变强大,中间的一个过程。省略的部分不影响中心思想表达,不能算坏吧。
当然,这电影不适合小朋友看,那确实是。但是在他们看懂之前,大人能不能看明白,我觉得更重要。这电影挺好的,不用着急骂,其实可探讨的地方挺多的,小朋友如果真看不懂,真有疑问。好好给他们讲讲,其实也挺好的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