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真是缺乏远见,在云南待了那么久,手握十多万精兵,这时候如果南下东南亚,攻下泰国、老挝、越南等地,45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半个中国,不用和康熙硬碰硬,还可能获得康熙的支持,民族英雄的称号肯定是跑不了的。 1659年,42岁的吴三桂受命入滇,名义上是为清廷剿灭南明残余势力,实则却成为他谋求割据的一次历史机遇。 对北京的统治者来说,这是一场例行的军事行动;但在吴三桂眼里,这是一步足以改变自己命运和云南格局的棋。 进入云南后,他没有急于展开全面军事行动,而是先着手整顿地方政务,表面上,他打着“肃清贪腐、提高效率”的旗号,实则暗中逐步清洗原有的官僚体系。 布政使、按察使等省级高官相继被调换,州县的知州、知县也被替换成他信赖的心腹,原本复杂的官场网络,被他重新编织成一张围绕自身的权力之网。 那些得到重用的人,要么是他征战多年的老部下,要么是被重金收买的云南士绅,对吴三桂个人的忠诚远远超过对朝廷的效忠。 在军事上,他也不急于与南明余部决战,而是以“剿抚并用”为名,将一部分不愿死战的明朝旧将收编到自己麾下,这样一来,不仅削弱了敌人,还为自己扩充了兵力。 他所统领的部队,渐渐演变成一支脱离清廷控制的私人军队。 与此同时,吴三桂极为敏锐地抓住了云南的地理优势,云南自古是通往东南亚的门户,茶叶、马匹、药材、金属矿产等物产丰富,堪称天然宝库。 他以“维护边境稳定”为借口,将对外贸易收归己有,凡是茶叶、药材运往缅甸、暹罗(泰国)等地的商路,都须经过他的把关;而香料、珠宝、象牙等奢侈品的输入,也被他牢牢垄断。 云南与内地之间的物资差价,为他带来滚滚财源,这些贸易利润数以万计,却从未进入清廷的国库,而是成为吴三桂暗中积蓄的私房钱。 钱粮大笔流入他的军饷与府库,反过来又养活了军队和官僚体系,形成自给自足的循环,云南在他的治理下,逐渐从一个边陲省份,变成他个人意义上的“独立王国”。 山海关大战后,吴三桂虽在多尔衮的支持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其部队元气大伤,原先横扫辽西、雄视一方的劲旅,也被血战消耗得七零八落。 多尔衮深知用人之道,一方面要倚仗吴三桂稳定华北、剿灭李自成,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其坐大,于是仅拨给吴三桂“分隶步、骑兵一万”,让他继续追击流寇。 此时吴三桂兵力锐减,仅余万余人,看似边缘之师,却成了他东山再起的基石。 随后数年,他转战关中、四川、贵州,直至云南,每一战都在扩军:陕西收降大顺余部,川蜀纳入大西旧军,云南更俘永历政权官兵与家口八万余。 这些人多是久经战阵的老兵,熟悉山地丛林作战,吴三桂并未屠戮驱散,而是晓以利害、安置家口、分给土地,大规模收编为己用,逐渐形成一支忠于他的“家兵”。 在云南,吴三桂的军事实力进入了爆发式的增长阶段,永历政权的残余部众与大西余部汇入他的军营,使得他手中兵马不但数量大增,结构上也愈发多元。 关宁旧部为骨干,降附的农民军为主力,再辅以地方土司部众与苗壮勇士,这支军队逐渐从单一的“关宁铁骑”,演变为一支复合型的边疆劲旅。 吴三桂以此为资本,先后平定水西安氏土司、控制滇中要地,不仅震慑了西南土司势力,也进一步稳固了他在云南的统治基础。 可以说,这些年他虽然名义上是清廷大将,实则却在悄悄经营属于自己的军政体系。 到这一时期,吴三桂早已不是山海关大战后那个只带一万残兵的将领,而是坐拥数十万兵力、控制西南数省的“边疆王”。 很多人觉得吴三桂傻,放着东南亚不打,偏要硬杠清朝,好像错失了白送的王国,可真要换位思考,这路其实是个死局。 在云南,他就是土皇帝,十多万精兵、钱粮人事全握手里,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南边看似更肥:泰国、越南、缅甸都乱成一锅粥,仿佛等他去“开疆拓土”。 问题在地理,东南亚虽大,却是湿热丛林。吴三桂赖以成名的关宁铁骑,进林子就废;厚甲步兵在酷暑里还没开战先中暑。换句话说,他的王牌在那片地形根本使不上,真去了也就是送命。 别忘了,明清两朝都折在缅甸,连万历、乾隆都没啃动这块硬骨头。地理恶劣、武装顽强,想平趟东南亚,根本是痴人说梦。 但更致命的是吴三桂心里的那道坎。他始终活在中原价值观里,跑去南边当山大王,哪怕也是王,在他看来都掉价,顶多是偏安一隅,成不了天下正统。 再加上现实逼迫:61岁的人了,往南开拓要几十年,他等不起;儿子又扶不上墙,就算打下新地盘也守不住。与其慢吞吞“创业”,不如北上豪赌一把。 所以他没去南边,不是眼光短,而是地理、文化和生命倒计时,把他牢牢锁死在了中原。
别说东南亚了,云贵地区交通不便也就是清朝以后控制力才强了不少,之前基本上由地方势力主导,中央只是象征性的存在。
主要是经济创造收入少得可怜。抢到黄金也要有人来收,才能换成钱。另外当地流通的货币和自家不一样。总不能去抢当地人的粮食来保持军队的口粮吧?另外时间耗费长。抢下半个越南的地盘,还是有希望的,并且可以很快稳固下来。泰国太远。
Alex
就你聪明,几千年都没出你这么个人才
用户10xxx43 回复 10-08 20:16
地理环境很重要的,自古以来,北方人到南方,不说到多南方,就是曹操带领的北方大军到了长江北边,很多人就已经是水土不服,病倒一大片。就是到近代,孙立人将军带领下的大军经过野人山(江心坡),也是大片的非战斗减员。
Alex 回复 10-09 14:18
出钱出力给别人做嫁衣?这事中国古代就是因为做的多了,所以宁可不要也不去,只要主动依附就封赏😂
游水的叶子
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版图会是今天这样的吗? 因为不管是继续北上还是继续南下,所占领的土地都无法经营获利,换句话说在古代超出今天版图的地区,行政都得赤字,都要内地的财政补贴。
大汉帝国强势回归 回复 10-08 23:52
儒家限制了 像沙俄一样就轻松很多
天涯若比邻 回复 10-09 10:15
是啊!要不人家说左工千古那!
用户91xxx18
吴三桂如果南下东南亚,康熙会等他的十多万精兵损耗得差不多了,更加轻松拿下他!死得更快!
你恩我爱
大明时代攻缅都没赢过,好几次连便宜都捞着,一哥都丢命,老吴会不知?小便真是个大聪明,干脆让老吴撞墙直接点
用户10xxx98 回复 10-08 15:49
赢过,但又放弃了。史书上有记录的。最后得利的好象竟是几个亲缅土司,只能说派去的云南地方官员不来三,没有眼光及政治手腕,至于云南的黔国公府,后来战力非常的不行。
你恩我爱 回复 用户10xxx98 10-08 20:03
喜玛拉雅 李沛聪主播《大明皇朝》比较详细。值得一听。当然,好象没国语版,续的《大清>有国语版,夸克也有下载。个人感觉是历史的补漏版
孤烟灬
你咋不去骂秦始皇没有世界地图好统一全球呢!以现代人的观念去批判前人,不是蠢就是坏!!
夏紫衣 回复 10-08 14:16
统一不了,中原王朝光是经略岭南地区就花了好几百年。就像以色列一样,已经花了三代人的时间了,还没有完全控制约旦河西岸
137
满清打缅甸全靠血条厚,要是一样的血条,早亡几回了
用户10xxx37
他几十万兵马大多数是为了北上反清复明的,你居然叫教徒们南下东南亚,脑子有病吧你
双鱼
ai小编真能b b,乾隆打个缅甸把国公都折到那了,他吴三桂拿啥打缅甸越南??前面一时半会打不下来,后面清军兜上来,没的更快。
平凡
平西王自己年龄大了,孩子又不挣气,清王朝又要削番。这事无解。
UC网友19xxxx0566 回复 10-08 16:29
其实那盘棋,多尔衮和后来的清统治者算的明明白白的!养他几年如何,名不正,实力再大,也大不过朝廷!您说的,无解,确实有道理。云南看似边陲,其实守不住,割据的话实力不足。起兵造反,相持不下,反而是最好的结局了,
大实话
古代统治者,最大的功绩就是开疆拓土,你想想他们为啥不去,要么就是打下来难度很大,而且守不住,要么就是守下来,入不敷出,持续放血
巴蜀农人
吴三桂打东南亚,不想活了?部下都不会和他混
用户16xxx76 回复 10-09 11:01
主要还是他自己蠢,硬是要杀南明小皇帝。他应该暗地里派心腹支持养寇自重的,在东北玩得贼溜一到云南就傻了硬是要用弓弦勒死。满清一看都全部平定了不削藩干嘛,一下子把亲明朝的势力全部被推走了
文森特 回复 10-08 23:18
缅甸王,李弥[呲牙笑]
JM448000
中土大唐才是向往之地!其余皆蛮夷尔。
友友
小编大聪明,那耗时7年的清缅战争到底是谁赢了?吴三桂有平定准格尔,刚打完大川之战的清军实力强吗?有乾隆时期的财力吗?
设备维修
吴三桂真的南下清庭肯定会背后捅他刀子。
王雨
以现在的国力都没攻打东南亚,热带雨林有那么好呆么,吴三桂北上中原才有人跟他造反啊。
会飞的太阳1136
你才是啥都不懂,缅甸泰国这么好打。后来乾隆那么多八旗子弟都败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八旗子弟都是北方人根本不适合东南亚丛林作战
Warm up
怎么可能打的下来。能打早就打下来了
寂寞吐泡泡
热带雨林啊[捂脸哭]什么脑子啊三百年前打东南亚?
勿忘初心 回复 10-08 04:25
正确方法就是在东南亚安排沿海的自由贸易城。光这些地方都能每年带来上千万两的收入
心业
可出来个聪明人,还想改写历史,胡言乱语
用户10xxx04
打仗都是打钱,有江南富庶之地不去打,打什么老挝,东南亚当时很有钱吗?
凯迪不拉客
你以为那好打。打完了把自己消耗了,然后被大清捡现成的。
用户18xxx94
关键在于他不一定干得过越南
告别过去
穿越小说看多了吧
快乐如君
小编忘记吃药了!
一场游戏一场梦
他应该找一个孩子出来 说是老朱家的 不应该自己直接当皇帝
用户16xxx76 回复 10-09 11:06
他有这格局多尔衮死的时候就该造反了。不削藩他都一直是满清的忠诚走狗,错过了很多好机会一直到康麻子逼到墙脚才想起来反。其他两个汉奸藩王都不怎么支持他
当家的
冲冠一怒为红颜
用户12xxx20
缅甸当时很强,后来曾与乾隆硬抗多年不落下风。
以力奋进 回复 10-07 22:52
主要是自然环境,就像日本打下了一大半中国,就是不去打福建,因为山高林密不适合军队作战,东南亚自然环境比福建还难
安佬二
就解放战争,解放长江以南的地方,都是靠当地的游击队的加盟成为骨干,由陕北和东北打到南方,许多水土不服
用户15xxx59
那个年代美洲还是土著人天下,吴三桂那时打到大洋彼岸,太平洋就是中国内海了,也就不会有美丽奸了
用户98xxx49
他傻就傻在造反太晚,以为能平平安安一辈子,早个十来年身体还好的时候不反,临死了被康熙逼反。第二傻的就是称帝,打到湖南就不打了,待乡下自己称帝,要是勇猛精进一路打过长江,恐怕康熙会成为第二个朱允文。
用户33xxx72
中国及周边国家全部都只喜欢中原,小日子本来打下了东北都还不满足,非得整个脱下,如果去打澳大利亚,几十个日本兵都够打败土澳了。
用户16xxx68
小编去征服地球吧
曾鹏
他的精锐部队都是东北人,如果往北方造反,部队还可能听他的,往南方出兵么部队听不听他的就难说喽,个人见解啊。
Vince
后期有个叫校长的家伙也错失了这个机会[捂脸哭][捂脸哭]
用户94xxx15
这汉奸蠢的不是没往云南打,而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大局没定,忙着登基
小飒的热钡罐
那还是坑比
肖详
东南亚那个时候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外地人过去就是找死
蓝星辉
秦始皇真是缺乏远见,为啥不北上找石油呢[笑着哭][笑着哭]
鬼見愁
中国人一般都想先问鼎中原,然后再向外开疆拓土。
用户48xxx35
主要是中原王朝征服方式方法不对, 为什么几十年后,英国可以殖民缅甸,法国可以殖民越南?难道热带雨林对他们没有影响?
拉冬
气候啊,
理趣童韵
太或许贪婪,没有想到去经营自己的势力
天行道2024
先占两广湖南是最稳妥的
画地为牢
清初东南亚深山老林啊 瘴气都能让10万士卒死伤大半
用户10xxx00
满族几百万人,统治汉族几亿人,200多年,这里边的东西是需要想到的!
夏紫衣 回复 10-08 14:18
入关只有30万人,几百万人是繁殖出来的
繁华洛净 回复 10-09 08:35
小日本也是这样想的,翻车了
难以再说对不起
小编怕不是假酒喝多了,基本客观条件一点都不说,就推平东南亚,你咋不招几个人造原子弹呢。 南方多丛林瘴气,不说跟土著打,古代那条件你带着十万人到哪儿的四百多万平方公里走一圈没哗变你恐怕都得是个名将。强如永乐朝,打个越南都反反复复,最后还是丢了。你觉得百废待兴的清初强过鼎盛的大明?你觉得小皇帝顺治,康熙比朱棣又如何?吴三桂比晋难名将们恐怕也差的远。明朝全国支持的军队和清廷防备着的降将降军,谁得到的支持更多?
那时最美
现在看看东南亚还是什么样子,热带雨林+小城镇,打下来怎么驻军?怎么收编?
用户10xxx98
语言习俗饮食都不同,何以统治
哲中人家
拿下中原才是正统
铁马冰河
你真当东南亚是豆腐做的?那就是个泥潭!
孤单的我
最好是兵分二路,一路占领美洲,一路占领澳洲。
用户51xxx86
东南亚气候潮湿,瘴气遍地,不是人待的地方
一夜晚之后
那时泰国不好打,人家有大象骑兵
奶瓶砖家
的确蠢
用户18xxx74
如果一直北上,没准真就成了。当时满人都做好了跑回老家的准备了。
龍哥
更加不好,中国边上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用户63xxx82
你知道什么叫逐鹿中原、华夏一统、流芳百世吗?
簠鎽
打不下来的,民族差异太大,后勤保障怎么弄,云南丢了以后后方没了越南就能守得住吗?且不论越南人帮不帮你打清朝,就是用多少部队守凉山能阻止清军?老虎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说我掉头去吃几只羊来变成老虎……
十八线小会社
没有政治目标,打出昆明就得散。
真实世界研究
美国都打不下越南,就凭你一个吴三桂?
心路独吾
放你狗屁!
用户10xxx77
一个大汉奸,
黑旋风
吴三桂就该灭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