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阿萨德近期没有露面,原来他在莫斯科遭人投毒,抢救十一天后才保住性命。 根据“今日俄罗斯”的揭露,从中毒后的临床表现来看,病情极为危急,阿萨德不仅持续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还伴随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身体各项指标一度濒临崩溃。 在莫斯科层层严密的安保体系笼罩下,凶手仍能实施投毒行动,这一事实迅速将嫌疑人范围压缩。 从投毒手法的技术分析来看,有明确迹象显示其刻意模仿了克格勃的手法,很明显带有栽赃陷害的观意图。 据接近事件核心的知情人士透露,凶手的目标是 “通过这一事件抹黑俄罗斯”,进而破坏俄罗斯与叙利亚新政府之间刚刚建立的关系。 而由 “沙姆解放组织” 首领朱拉尼领导的叙利亚临时政府,因具备实施此次暗杀行动的强烈动机,但这只能是猜测,当前并无真凭实据。 不得不说局势变化得太快,十年前,阿萨德还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战略布局中的 重要支点,俄罗斯曾多次动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派遣空军力量为阿萨德政府提供军事支持,将当时濒临崩溃的阿萨德政府从覆灭边缘拉回。 然而,自2024年底叙利亚发生更迭后,阿萨德在骤然间成了流亡人士。 俄罗斯这边其实也很矛盾,一方面肯定要保护阿萨德得安全,另一方面,又要保住位于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 , 这是俄罗斯在地中海地区唯一的军事港口,对其维持中东影响力至关重要,因此,俄罗斯不得不与朱拉尼政府保持合作关系。 除此之外,阿萨德家族内部的裂痕也进一步加剧了当前的危机。 对俄罗斯而言,如何处置阿萨德已成为一道两难选择题:若继续为阿萨德提供庇护,必然会影响和叙利亚新政府的关系,尤其是双方在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等议题上的合作。 但若不去保护阿萨德,又会失信于国际社会中的盟友和潜在盟友,损害自身的战略信誉。 对叙利亚的局势而言,阿萨德的生死还是影响很大的。目前,阿萨德的残余支持者仍控制着叙利亚少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势力范围。一旦阿萨德真的出事了,这些残余势力极有可能发起新一轮武装反抗,导致叙利亚局势再度陷入混乱。 从曾经被支持者奉为 “反恐英雄” 的叙利亚总统,沦为如今漂泊异乡的流亡病人;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倚重的 “大人物”,变成身份尴尬的 “包袱”,阿萨德的人生遭遇深刻印证了一个残酷法则: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2日,经“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证实,现阶段正在莫斯科接受庇护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