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J35舰载机隐身表现远超F35。最近一堆军事科技碾压美国了,要科普下我本来是

烨华聊商业 2025-10-03 15:34:49

据说J35舰载机隐身表现远超F35。最近一堆军事科技碾压美国了,要科普下

我本来是不懂的,最近忽然听说一堆军事技术大幅领先美国了,有点出乎预料。一个说法是,J35比美国F35厉害,雷达反射面积小得多,和一只麻雀差不多。央视《军情时间到》是这么说的,“比成年人手掌还小”,那是和麻雀差不多。

这是说J35的“正面”RCS大约0.01平方米,有说F35是0.065平方米的,六七倍。RCS就是Radar Cross Section(雷达散射截面积),在雷达看来物体有多大。但有个知识,战机“侧面”的RCS要大得多,是正面的10-30倍。所以其实没那么隐身,侧面不太行,那么大个家伙。但是正面就可以做得很极端,形状搞得古里古怪不反射,投影面积也比侧面小得多。

实战对敌主要是正面突击,90%情况是正面RCS起作用,就拼命优化正面。但有个弱点,怕飞得高的预警机,俯视就类似于侧面RCS,探测距离能翻倍。所以,预警机非常重要,但检测窗口不大,几十秒,战机跑了就还行,关键还是要减小正面RCS。

RCS四大因素,一个是几何外形,大搞棱角、垂直面,形成“角反射器”效应废掉雷达波。一个是尺寸,越大回波越强。一个是波长,目标尺寸与波长可比时,谐振效应会让 RCS 暴增。

最大决定性因素是材料,吸波涂层。以前就听说F-22/B-2有“痛点”,涂料贵到按克算钱。要6~7 层纯手工湿喷,每层都要恒温恒湿、无尘烘干;一点掉漆就必须整片重喷,否则 RCS局部爆表;F-22每3周重喷一次进气道,补一块漆报价 500 万美元;B-2 更极端,飞一次落地就要补漆,代价约一次百万美元。

F35有改进,改用聚合物贴膜与纳米胶囊速干涂料,大幅降低工时与返厂次数。激光烧蚀聚合物薄膜象手机贴膜一样干,局部补膜工时从几天缩小到45分钟。早期宣传“每飞 30 架次才需补漆”,实际在海洋高盐环境仍出现“出海一次全身锈”,如图二那样,铁氧体微粒氧化了。F35虽然相比F22补膜补涂层快了,但是费用仍然不小,每次回来都得仔细检测、修补。

J35的超材料是怎么回事?杨伟院士2025年9月公开讲座:超材料把‘不可维护’变成‘可快速维护’。J35的超材料膜是0.2 mm 的厚聚酰亚胺-石英纤维复合膜,内部刻出纳米级金属谐振环;与碳纤维蒙皮共固化,一次热压罐成型,既是承力层也是隐身层;表面再刷10–20 μm 的聚氨酯抗紫外清漆,用来挡盐雾、雨水和紫外线。最后这层清漆就是要“补漆”的涂层。

因为材料优势,J35的全寿命维护费用是300万美元,而F35是1300 万美元。J-35的优势是,超材料蒙皮把维护频次降低了一个量级,材料重量减半,外场可修,不再像 F-35 那样“每飞必补”。J35仍需定期目视巡检、局部贴膜或重喷清漆,但比F35简单多了。

目视就能看出来,图一的J35明显漂亮多了,在RCS相关的几个问题上考虑得更细。而F35看上去就粗糙,要维护补材料。而F35是声称有0.01平米的正面RCS的,但那是刚出厂、恒温机库、表面光洁、吸波涂层全新的状态,实战中表现不可能这么好,正面RCS应该是0.0X平方的水平。飞了多个架次后,就是0.065平方的表现,和F35在2015年刚公布时的指标差不多。

这么看来,公平地说,J35还没有在隐身性能上绝对碾压F35。应该是在平均隐身表现、涂层可维性上大幅领先了。也许更大优势是机载雷达。

暂时还不太清楚细节,J35的实战表现、平均指标需要更多数据。但是能看出来,中美先进武器的具体指标、技术路线能讲道理了,为什么中强美弱,能讲科学道理了。发展速度上出人意料,但科学技术上很有把握了。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