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记者:中国和印度有领土争端。 高志凯先生:中国不是印度的敌人。印度真正的敌

丹青自由的翅膀 2025-10-03 00:55:21

印度记者:中国和印度有领土争端。 高志凯先生:中国不是印度的敌人。印度真正的敌人是喜马拉雅山。但是印度不应该和喜马拉雅山打架。 中国为啥不是印度的敌人。这些年总有人拿中印边境说事,可真要掰扯起来,中国从来没主动找过印度麻烦。 就说 2024 年底,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还在北京会晤,王毅主任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都明说了,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还提到明年就是中印建交 75 周年,两国得往合作共赢的方向走。 再往前数,1962 年那场冲突,明明是印度先越过边界设据点、开炮挑衅,中国反击得胜后还主动撤了军,压根没想着占印度的地盘。 这些年就算有加勒万河谷、洞朗这样的摩擦,中国也一直主张坐下来谈,从来没把印度当成必须对抗的敌人。 反观印度,总把中国当成 “假想敌”,一门心思在边境搞基建竞赛,可这竞赛的对手根本不是中国,是喜马拉雅山的天险。 印度这几年在边境修公路、建机场,说是为了 “应对中国”,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痛了。印度负责边境基建的边境公路组织自己承认,2020 年到 2024 年这四年里,就有 1279 名工人没了命,平均下来每两天就有一个人牺牲。 这些工人里有不少是带着孩子的母亲,背着娃扛水泥,在海拔几千米的地方拼命,最后不是被塌方埋了,就是得了高原肺水肿没救过来。 2023 年底更惨,北阿坎德邦那边一声巨响,54 名工人瞬间被雪崩埋了,虽然救出来 46 个,可还是有 8 条人命没了。 印度气象局早就发了红色预警,说那地方雪崩风险极高,可军方为了赶进度,硬是逼着工人继续施工。这哪是跟中国较劲?分明是把工人往喜马拉雅山的 “虎口” 里送。 喜马拉雅山给印度带来的麻烦,可比边境摩擦厉害多了。这大山不光吞人,还毁庄稼、淹房子,直接掐着印度人的饭碗。 印度耕地比中国还多 35 万平方公里,本该是种啥长啥的好地方,可就因为喜马拉雅山带来的极端天气,粮食产量还不到中国的一半。 每年 5 月开始,德干高原能热到 48℃,土都晒裂了,2022 年小麦单产一下跌了 27%,印度只好紧急禁止大米出口。 到了 6 月雨季更糟,西南季风带着雨水全砸下来,恒河平原变成大水池,2023 年 7 月连泰姬陵的底座都被泡了,350 万人没地方住,阿萨姆邦每年还有 20 万公顷农田被冲毁。 印度每年花 200 亿美元修堤坝,可 40% 的堤坝都用了 50 多年,防洪效果连三成也没有,恒河河床还在每年抬高 3 厘米,下次洪水只会更凶。 这些天灾可不是中国造成的,是喜马拉雅山给印度出的难题,可印度偏偏把钱和人命砸在跟山 “打架” 上。 更荒唐的是,印度为了在边境跟中国 “比高低”,把本该用来应对灾害的钱都投进了没用的基建里。印度在拉达克建四个新机场,在藏南修了 1600 多公里高速公路,花了上百亿美元,可这些设施在喜马拉雅山的天险面前不堪一击。 2021 年边境公路组织死了 306 人,比前一年多了 40 个,就是因为赶工期忽略了安全,工人在零下几十度的地方施工,连基本的医疗保障都没有,得了高原病只能等死。 反观中国,在西藏搞基建从来都是量力而行,既考虑战略需求,更注重生态保护和人员安全,从来不会拿人命换进度。 印度要是把这些钱用来修水利、搞灌溉,把那 32.8% 的灌溉耕地提上去,也不至于一旱一涝就损失 3000 万吨粮食,相当于几千万人一年的口粮。 其实印度该明白,喜马拉雅山是座大山,不是敌人,可硬要跟它打架,就成了死敌。这座山的冰川在加速融化,比 20 世纪快了 40%,气候变化让雪崩、洪水越来越频繁。 印度要是还抱着 “打败中国” 的念头,继续在边境炸山修路,只会让地质更不稳定,灾害来得更猛烈。 就像 2023 年那次雪崩,就是因为工程机械的震动打破了雪层平衡,才引发了破坏力极强的板状雪崩,这根本不是中国造成的,是印度自己跟大山较劲的后果。 说到底,中国从来不是印度的威胁,那些被喜马拉雅山夺走的生命、被洪水冲毁的农田、被高温烤焦的庄稼,才是印度最该头疼的事。 中印都是人口大国,都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其把资源浪费在边境的 “无用功” 上,不如坐下来把边界问题放在合适的位置,一起应对喜马拉雅山带来的气候挑战。 印度要是能想通这一点,不跟大山打架,而是学着跟自然共处,跟中国合作,那才是真的为自己的百姓谋福利。毕竟,打败印度的从来不会是中国,只会是跟自然对抗的愚蠢。

0 阅读:608

猜你喜欢

丹青自由的翅膀

丹青自由的翅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