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变七常?俄提议安理会扩员,要把中国的“死对头”拉进来? 拉夫罗夫这波提议明摆着是给西方在安理会的“朋友圈”掺沙子,毕竟现在五常里美英法三家抱得太紧,俄罗斯单靠自己确实有点吃力。 这种“拉人入伙”的操作,表面看是为了平衡话语权,实则暗藏地缘政治的精妙算计——与其硬刚西方铁三角,不如把更多玩家拽上牌桌,让博弈从“小圈子密谋”变成“大广场争吵”。 细看俄方推荐的扩员名单,印度、巴西这些区域大国赫然在列,连土耳其都可能蹭上“新席位”的班车。 但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某些与中国存在南海争端的国家也被捎带提及。这就像在火锅局上,突然给吵过架的邻桌递了双筷子,明知道可能溅起油花,偏要装作热闹共享的姿态。 俄罗斯心里门儿清:与其让西方用“一票否决权”当尚方宝剑,不如让矛盾双方直接坐在决策席上互相盯着,反而能逼出更多妥协空间。 不过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联合国安理会可不是菜市场摊位,想加几把椅子就能重新开张。 五常格局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定盘星”,真要扩容,先得解决“新玩家有没有否决权”“老成员愿不愿意分蛋糕”这两道天堑。 更何况某些被点名的国家,嘴上喊着要“入常”,实际更惦记的是借机抬高国际身价——比如印度年年递申请书,却连克什米尔问题都摆不平;巴西刚当选非常任理事国,转头就在气候议题上和发达国家眉来眼去。 这种“既要特权又不想尽责”的心态,恰恰暴露了扩员提议背后的现实困境。 更微妙的是中俄之间的默契与温差。俄罗斯需要中国撑腰对抗西方围堵,却又忍不住在东南亚、南亚搞“平衡外交”;中国始终强调安理会改革要“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但对某些邻国的历史积怨心知肚明。 就像老话说的“请神容易送神难”,真把地缘对手塞进核心决策层,到底是多了个帮手,还是添了枚定时炸弹? 看看北约东扩的历史教训就知道,有些“扩容”看似壮大阵线,实则是给未来埋雷。 眼下这场安理会改革博弈,本质上是对“谁说了算”的终极拷问。西方想守住既得利益,新兴国家渴望打破天花板,而俄罗斯则试图当那个搅动棋局的“破壁人”。 但别忘了,国际组织的生命力从来不在席位数量,而在能否真正解决战争冲突、贫富差距这些实质问题。 当某些国家还在纠结“谁该坐主桌”时,非洲大陆的难民正用脚投票——他们需要的不是更多否决权,而是一张能通往和平发展的车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五常变七常?俄提议安理会扩员,要把中国的“死对头”拉进来? 拉夫罗夫这波提议明
热爱宏光
2025-10-02 21:42:5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