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人式的管理是很多学校无奈的选择,但是这种管理越强化,效果越差。 现在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盯人式的管理盛行。学校有无奈之处,就是学生出现了安全问题,出现了磕碰问题,出现了学生的打闹问题,家长就要没完没了折腾。如果形成一定影响,就要追责问责。 让学生团结友爱,让学生具有安全防范能力,这自然是解决根源问题,但是毕竟学生是未成年人,成长中的个体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哪怕孩子在自己家里也容易碰伤。兄弟姐妹之间之间也会闹别扭,打起来。但是如果发生在学校问题就很复杂。 如果不能用平常心待之,如果要严防死守此类问题的出现,必然要采取加强管理来解决。 于是尽可能的实现每节课之间的衔接。上一节课的老师晚走一点,下一节课的老师早到一点,目的是防止学生在课间打闹。 于是在学校的厕所、廊道、楼梯口,一些关键的场地安排教师值守。 于是就采取了限制学生活动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批评。 不是学校不想让学生活动,是不敢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教室楼房化的今天,学生哪里有空间活动? 甚至有的学校通过调取监控来评比学生的纪律。 在很多学校出现了所谓的厕所文化。学生宁可偷偷躲在厕所里吃东西、聊天、玩耍,也不愿在监控之下。 这是多么可笑而又现实的行为。 学生管理不应该再做加法,而是要做减法。减去一些不必要的监控与评估,让学生的校园生活舒展一些,让老师不必那么焦虑。
校长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