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才了!”重庆,一个21岁小伙子,不打游戏,不刷手机,也不看电视,除了读书外,利用空闲的时间竟然手搓了一套机械战甲,穿身上之后战甲能自动开合,还可以接入AI语音,和战甲对话!网友:“不说了,点赞吧,这是大神”。 在重庆交通大学的一间宿舍里,摆放着一套能穿能动的机械战甲,它有个特别的名字叫 “黄维斯”。 每当有人喊一声 “黄维斯”,它便会立刻回应 “主人好,随时为您服务”; 要是下令 “检查机甲”,它还能自主开合各个部件,细致地完成一次 “体检”,确认一切正常才停下。 这套充满科技感的战甲,出自该校大三学生黄彦钧之手,而他制作战甲的背后,藏着一段不寻常的逐梦故事。 黄彦钧与机械的缘分,早在童年时期就已悄然结下。 打记事起,家里的闹钟、玩具车就成了他的 “研究对象”,拆了装、装了拆是常有的事,那份对机械的好奇与热爱,深深扎根在他心中。 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械相关专业,为自己的机械梦搭建起更专业的学习平台。 进入大学后,课余时间里,别人或许在打游戏、刷手机、看电视,黄彦钧却一头扎进了机械世界,学校的实验室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各类机械书籍也被他翻了个遍。 “看着一堆零件在自己手里变成能动的东西,特别有成就感。” 这是黄彦钧常挂在嘴边的话。 从高中萌生做机械战甲的想法,到大学真正付诸行动,他付出了无数汗水。 制作战甲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从设计图纸到寻找材料,再到打磨、焊接,每一步都由他独自完成。头盔、胸甲、胳膊腿儿的护甲,甚至胳膊上能安装装饰性武器的支架,都是他一点点精心打造出来的。 期间,焊坏的钢板、磨废的工具不计其数,但每当看到零件在自己手中逐渐变成想要的形状,他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不同于国外一些机械爱好者只专注于研究头盔或单做手臂,黄彦钧一心要做出一整套战甲。 有人设想,要是给这套战甲换上更轻更结实的材料,再添加动力装置,说不定能像电影里的钢铁侠战甲一样飞起来。 不过黄彦钧很清醒,目前他还在上学,制作战甲主要是出于爱好,并未奢求一步到位。 如今战甲虽已完成,但他仍不满足,还在琢磨着继续改进,让各个部件的配合更顺畅,所以当同学问他何时能穿出去走一走时,他总是笑着说还得再等等。 面对外界的赞誉,有人称他为 “大神”,夸赞他有天赋,黄彦钧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天生的大神,不过是肯下笨功夫罢了。也有人担心他专注于制作战甲会影响学习,他却觉得二者并不冲突:“做战甲学到的机械原理、锻炼的动手能力,对专业课也有帮助。” “少年强则国强”,黄彦钧无疑是当代优秀年轻人的一个缩影。在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当下,他却将心思放在钻研机械上,这份有想法、肯动手、能坚持的品质难能可贵。 或许有人会说,这套手工制作的战甲离真正的高科技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谁又不是从基础一步步做起的呢?现在的每一次打磨、每一次改进,都是在为未来积累经验、锤炼本领。 看着黄彦钧蹲在工作台前认真打磨零件的身影,让人不禁对未来充满期待。 这个心怀机械战甲梦的年轻人,用行动诠释着敢想敢干、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真的能让战甲变得更轻、更灵便,甚至为其装上动力系统,让现实中的 “钢铁侠” 梦想更近一步。 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像黄彦钧这样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的年轻人,未来必将拥有无限可能,说不定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就会从他们手中诞生。
“太有才了!”重庆,一个21岁小伙子,不打游戏,不刷手机,也不看电视,除了读书外
史面的楚歌
2025-10-02 07:30:23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