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
光伏储能行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阶段,2025 年全球逆变器市场规模预计达 663 亿元,储能装机年均增速将超 30%。政策端,中国 "双碳" 目标、欧洲动态电价改革(如德国 2025 年强制推行)及新兴市场关税优惠形成三重驱动,而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更凸显储能系统的刚性需求。
行业壁垒构筑竞争护城河:
行业存在技术(电力电子 / 智能控制)、渠道(3-5 年海外信任积累)、认证(CE/UL 等多国标准)三重壁垒。尤其在新兴市场,缺电带来的离网储能需求(替代柴油发电机)构成蓝海市场,20%+ 的复合增速将成为行业增长引擎。
从家电到光储的成功转型:
德业股份历经三次战略升级:从美的变频控制器供应商(积累电力电子技术),到 2016 年切入逆变器领域,如今形成 "逆变器 + 储能电池 + 环境电器" 三大业务矩阵。2024 年储能业务营收 24.5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170%,成为核心增长极。
技术端:研发投入 5.49 亿元(同比 + 25.78%),"All in One" 集成设计提升 60% 安装效率,NGTC 模块节省 5000 美元 / 系统投资,适配新兴市场技术人才短缺痛点;
成本端:通过国产 IGBT 替代降本 30%,自建 16GWh 电池产线(2026 年投产),2024 年毛利率 38.76%,远超行业中位数 9.68%;
市场端:避开欧美红海,聚焦南非(市占率超 50%)、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外销收入占比 70.92%,毛利率 44.39%(内销 1.8 倍)。
产品与产能的协同扩张
2024 年逆变器出货 137 万台(+53.7%),储能电池包出货 46.5 万台(+264.3%),覆盖户用 / 工商 / 离网全场景。慈溪 16GWh 产线投产后,海外成本将再降 12%,预计贡献 24 亿元年产值。
从营收表现来看,2024 年德业股份实现营收 112.06 亿元,同比增长 49.8%,2025 年上半年营收达 55.35 亿元,同比增长 16.6%,整体增长态势稳健,核心驱动因素正是储能业务的持续放量。在盈利水平上,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9.60 亿元,同比增幅达 65.3%,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15.22 亿元,同比增长 23.2%,且始终保持 27% 以上的净利率,凸显出强劲的盈利稳定性与增长韧性。
在股东回报层面,公司 2024 年分红比例高达 82.89%,累计现金分红 24.54 亿元,显著的分红力度体现出对股东利益的重视,也反映出公司现金流的健康状况。成本控制方面,2024 年成本率为 70.89%,2025 年上半年成本率小幅波动至 71.29%,整体维持在稳定区间,结合此前成本端的国产替代与产能规划,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为盈利水平提供坚实支撑。
数据来源:
绝对估值处于低位:
截至 2025 年 9 月 29 日,PE (TTM) 22.43 倍、PB7.28 倍,显著低于光伏储能行业 25-40 倍的平均 PE 区间。以 2025 年化净利润 30.44 亿元测算,动态 PE 仅 22.45 倍。
PEG 凸显成长价值
机构预测 2024-2026 年净利润 CAGR 约 30%,对应 PEG=0.71(<1),表明股价尚未充分反映高成长性。对比可比公司(阳光电源 PE25 倍、固德威 PE30 倍),估值性价比突出。
情景估值测算
乐观情景(增速 20%):合理市值 1500亿元
中性情景(增速 15%):合理市值 1000亿元
当前市值 683 亿元处于偏2低估区间,修复空间明确。
投资逻辑总结:
德业股份的价值核心在于 **"新兴市场先发优势 + 成本控制能力 + 产品矩阵协同"** 的三重共振。短期受益于欧洲户储复苏与新兴市场离网需求爆发,长期依托产能释放与技术迭代,有望在 2026 年实现净利润突破 50 亿元的目标。当前估值与成长的错配,构成中长期价值投资机会。
$德业股份(SH60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