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短

山不老情老 2025-10-01 11:26:31

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短板,这个瓶颈对中方而言不会是永远的障碍! 俄罗斯航空业现在是真的急了,不然也不会把压箱底的PD-26重型发动机主动摆到中国面前。 甚至普京都亲自去工厂督战,盯着叶片材料国产化的进度,催着2026年前必须解决供应链问题。 这背后全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无奈,手里的技术再不换成钱,过两年可能真就烂在手里了。 西方的制裁早把俄罗斯航空业逼到了绝路。之前寄予厚望的MC-21客机,2024年原定交付15架,最后拼尽全力才造出1架,171架的生产计划直接砍到只剩21架。 更要命的是,近30家航企扛不住租赁债务和飙升的维护成本,2025年眼看就要撑不下去,这些企业的客运量占了俄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一还多。 就连图160这种战略轰炸机,最近都接连出故障,三架一起趴窝,说白了就是零部件断供,国产化的替代品又不靠谱。 兜里没现金,技术再牛也没用,整个行业的资金链早就绷得快断了。放眼全世界,能接下这么大单子的也就中国了。 毕竟未来二十年中国要添几千架新飞机,市场规模得上万亿,这对缺钱缺到心慌的俄罗斯来说,就是送上门的救命稻草。 之前他们主推的PD-14发动机想去欧美市场闯一闯,结果不光可靠性不过关,连国际认证都拿不下来,根本没人买。 现在西方市场彻底关上大门,中国成了唯一的指望。但俄罗斯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可不是只买成品的冤大头,更不会长期依赖别人。 三十年前买AL-31F发动机,转头就吃透技术搞出了涡扇-10B,现在歼20装的涡扇-10C寿命比原版翻了一倍还多,早就实现国产化了。 民用领域虽然起步晚,但砸的研发经费比俄罗斯整个航空业的都多,CJ-1000A发动机都已经进入适航取证阶段,计划2027年就能批量装在C919上,C929的配套发动机CJ-2000A进展也不慢。 之前中俄一起搞CR929项目时,俄罗斯还想攥着技术主导权,后来自己没钱投入退出了,中国接过来单干,没多久就把C929模型摆上了巴黎航展,这底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这次俄方要卖的PD-26发动机,涵道比11:1,比现役型号节油18%,本来是为伊尔-96宽体客机准备的,研发了8年才搞出样机,涡轮前温度还得追加资金改进才能缩小差距。 他们计划分三阶段转让技术,从装配图纸到核心工艺再到诊断代码,说白了就是知道藏不住,不如趁现在还能换钱赶紧出手。 毕竟再等几年,等中国自己的发动机完全成熟,PD-26连被借鉴的价值都没了。 说到底这就是场赌注。俄罗斯明知中国买PD-26是为了借鉴经验加快自主研发,就像当年吃透AL-31F搞出涡扇-10一样,但没办法,技术变现的窗口就这么大。 中国这个万亿市场是唯一的指望,只能趁着现在还有筹码赶紧换现金——毕竟对现在的俄罗斯航空业来说,能活下来才是最要紧的。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山不老情老

山不老情老

山不老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