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07 年,唐旭给朱媛媛打电话说:“我得了一个很重的病,没钱医治。” 随后朱媛媛做了一个举动,让唐旭感动得泪流满面。 2007 年,朱媛媛接到了同班同学唐旭的电话,电话里唐旭的声音满是绝望,他得了重病,却拿不出钱治病。 这通电话,不仅让大家开始跟死神抢时间救唐旭,还让大家看到了中戏 93 班这个 “黄金一代” 集体里,一种特别的互相帮助方式。 他们的帮忙不只是简单捐钱,而是一套完整的 “两阶段救援”:第一阶段是快速应急,帮唐旭渡过眼前的难关;第二阶段是为长远考虑,帮唐旭能自己站稳脚跟。 这不只是一个救人的故事,更像一份 “说明书”,告诉大家真正的友情能变成多大的力量。 这次救助的核心人物是朱媛媛,她和唐旭、辛柏青在学校时被称作 “三铁角”,俩人关系很好,接到电话后,朱媛媛没丝毫犹豫,立刻行动了起来。 她先联系了丈夫辛柏青,然后很快向全班同学发出号召,把同学间的深厚情谊,变成了高效的组织力量。 同学们的响应特别快,很快就凑齐了手术费,但他们的帮助远不止给钱这么简单,朱媛媛还动用自己的人脉,直接帮唐旭联系并安排了北京的顶尖医院。 这种不只是给钱、还提供专业资源的帮助,让援助既有温度,又能真正解决问题,后来唐旭很感激,朱媛媛却说这是班集体的功劳,不用只谢她。 这正说明了他们帮忙的逻辑:核心人物发起,但功劳和责任是大家的。 唐旭的手术很成功,但故事没到这就结束,中戏 93 班的帮忙体现出了难得的长远眼光,进入了第二阶段。 他们明白,真正的帮助不是一直 “输血”,而是帮对方恢复 “造血” 能力,朱媛媛敏锐地想到,唐旭康复期间没法工作,没了经济来源,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于是,她又一次号召同学们帮忙,这次的目标是 “授人以渔”—— 不是给唐旭生活费,而是帮他开一家饭店,让他能靠自己的能力重新生活。 当时李乃文手头并不宽裕,却向朋友借了钱,买了一整车月饼,想送给医院所有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这个想法虽然有点 “不切实际”,最后被同学们开会讨论后修改了,但这份真诚实在,让整个救助过程都充满了温暖。 2007 年的这次救助,意义远不止让唐旭康复,它用实际行动给中戏 93 班这个集体留下了一段珍贵的记忆,成了一份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财富。 唐旭感动的泪水,同学们之间不用多说客套话的默契,都证明:他们的情谊是靠 “做” 出来的,不是靠 “说” 出来的。 这份用行动凝结的友情,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加深,让同学间的联系更紧密,这种互相扶持的精神,也成了很多同学后来在演艺事业上取得好成绩的隐形动力。 信源:中华网 李乃文喊话辛柏青:有我们,缅怀挚友朱媛媛
[微风]2007年,唐旭给朱媛媛打电话说:“我得了一个很重的病,没钱医治。”
史迹萌报屋
2025-10-01 00:10:26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