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出口管制“穿透

云景史实记 2025-09-30 12:10:41

果不其然 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宣布对被列入其“实体清单”等制裁名单的企业,只要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都将自动追加同等制裁。这记重拳意味着美国对华科技围堵进入了株连模式。它直接把制裁范围从靶心企业扩散到整个关联网络,想彻底堵死中国企业通过子公司获取技术的路径,这招比单纯列清单狠多了。 以前美国制裁顶多是把几家核心企业拉进 "实体清单",现在倒好,只要母公司被盯上,持股超过 50% 的子公司就自动遭殃,等于一下子把制裁大网撒向了整个企业家族,这招比单纯列清单阴毒多了。 咱们先把这规则说明白,所谓 "穿透性" 就是不管你企业藏多少层,只要母公司在制裁名单上,底下的子公司哪怕只负责生产一个小零件,只要控股超过一半,就立马被贴上 "禁止交易" 的标签。 美国这是怕中国企业耍 "迂回战术",母公司拿不到技术,就让子公司去采购,现在干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连喘气的缝隙都不想给留。商务部当天就表态了,说这是滥用出口管制,性质极其恶劣, 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这规则到底有多狠?看看中芯国际就知道了。作为咱们国内芯片制造的龙头,中芯国际早就被美国盯上了,之前还能靠控股子公司搞先进制程的研发和量产,多少能绕开一些限制。 可这新规则一出来,这些子公司全成了 "靶子"。中芯国际在一季报里说得明白,年度维修时出了岔子,产品精度和成品率都掉下来了,新进的设备验证也出问题,良率波动得厉害,这影响要持续四五个月,二季度收入还得环比下滑。 为啥维修会出问题?还不是美国早就不让阿斯麦这些企业给咱们做先进设备维护了,现在子公司也被制裁,想找第三方绕道修都没门。 要知道中芯国际 2024 年光资本开支就花了 73.3 亿美元,折旧摊销涨了 23.3%,钱砸进去了,却因为设备没法维护卡了脖子,这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今年 1 月美国把厦门算能科技的 13 家子公司都拉进了实体清单,理由是给被禁企业供芯片。那时候还得一家家列名单,现在有了新规则,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只要算能母公司在清单上,底下这些子公司自动就被制裁了。 北京智谱未来科技也一样,之前 9 家子公司全被列入清单,本质上就是 "株连" 的预演。以前企业还能试着拆分业务、成立新公司规避限制,现在只要股权关系超过 50%,再怎么拆分都没用,等于断了所有迂回的念想。 美国这招不是突然想出来的,早就在一步步加码。有数据统计,2022 到 2024 年这两年,被拉进 "实体清单" 的中国企业数量涨了 85%,财政部的 "特别指定国民清单" 更是涨了 1.23 倍。 特朗普二进宫才半年,就净增 89 家中国实体进清单,谈判的时候都没停下手。以前制裁还讲点 "表面规矩",现在直接撕破脸搞株连,这根本就是把科技领域当成了战场,用非战争手段要卡死咱们的发展。 更让人不齿的是,美国连旧账都要翻。有家新能源企业 2018 年买的通用工业设计软件,就因为含 10% 美国技术,2024 年居然被制裁了,这就是明着搞 "历史追溯性制裁"。 现在有了穿透性规则,这种事只会更多,子公司几年前签的合同、买的设备,只要母公司被盯上,立马就得断供追责,这生意还怎么干?山东胜星化工就是例子,采购伊朗原油被制裁,2.3 亿美元资产冻结,单桶油成本一下子涨了 18 美元,供应链直接断了。 美国自己也清楚制裁是把双刃剑。波士顿咨询早算过,要是完全禁止芯片公司对华销售,美国企业得丢 18% 的全球市场份额,少赚 37% 的营收。可他们宁愿自己企业受损,也要搞围堵,这心思太歹毒了。 有意思的是,连美国的设备厂商都在偷偷 "去美国化",科磊搞了应急计划,泰瑞达在东南亚开分厂,把设备里美国部件占比降到 3% 以下,这不就是用脚投票,反对美国的霸道政策吗? 咱们也不是坐以待毙。中芯国际说了,产线问题是暂时的,先进制程量产还在加速,盈利能力迟早能提上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自建供应链,把 "卡脖子" 的环节握在自己手里。 商务部明确反对这种恶劣行径,背后是国家的支持。美国想靠株连模式堵死中国科技路,简直是打错了算盘。当年芯片制裁没挡住华为搞鸿蒙,现在这更阴的招,照样挡不住中国企业往前走。 说到底,美国这 "穿透性规则" 就是科技霸权的赤裸裸体现,用株连手段破坏全球产业链,说到底是怕中国科技赶上来。 可历史早就证明,越是被打压,咱们越能团结起来搞突破。这招虽然阴狠,但顶多能延缓咱们的脚步,想彻底堵死?根本不可能!

0 阅读:0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