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才了!”重庆,一个21岁小伙子,不打游戏,不刷手机,也不看电视,除了读书外,利用空闲的时间竟然手搓了一套机械战甲,穿身上之后战甲能自动开合,还可以接入AI语音,和战甲对话!网友:“不说了,点赞吧,这是大神”。 据央视新闻9月28日报道,这个小伙子叫黄彦钧,就是重庆交通大学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三学生,学的还是机械专业。 他做的这套战甲,可以说是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课余时间,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搓”出来的。 这套被他命名为“黄维斯”的战甲,并不是那种穿在身上摆摆样子的空壳子,黄彦钧给它装上了一套智能系统。 你只要喊一声:“黄维斯!”它立马就会回应:“主人好,随时为您服务。” 更绝的是,他还能下指令让战甲自己进行检查,话音一落,战甲的各个部件就会自动打开、闭合,像是在做全身扫描一样,确认没问题了,他才把这身几十斤重的家伙穿到身上。 整个过程,就像电影里托尼·斯塔克穿上钢铁战衣一样流畅,很多人都好奇,一个大学生,哪来这么大的本事?其实,这背后根本没有什么一夜成才的奇迹,全都是日积月累的坚持。 黄彦钧从小就不是那种爱打游戏、刷手机的孩子,他的乐趣全在那些瓶瓶罐罐和机械零件里,别人放暑假到处旅游玩乐,他却能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整整两个月,每天对着图纸和零件敲敲打打。 从设计、3D打印、布线到编程,每一步都是他自己摸索着完成的,失败了就推倒重来,一个模块不合适就改上几十遍,这种枯燥和孤独,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有网友就感慨说:“这才是真正的‘肝帝’啊!我们玩游戏叫肝,人家这才是把时间和精力肝在了梦想上。” 确实,当很多同龄人还在为虚拟世界的段位和皮肤熬夜时,黄彦钧已经把自己的幻想,用螺丝和电路板一点点变成了现实。 他的这套战甲,从头盔、胸甲、臂甲到腿甲,一应俱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跟国外很多爱好者只做一个头盔或者手臂相比,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件事最让人触动的,不是战甲本身有多酷炫,而是它背后反映出的那种纯粹的热爱和行动力,很多人都有过天马行空的梦想,小时候都想当科学家、想造飞船,但长大后,这些梦想大多都被现实磨没了。 而黄彦钧却用自己的双手告诉我们,梦想不是只能想一想,它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 看到他穿着战甲的样子,不少人激动地评论:“这要是换上钛合金,再装个发动机,不就是咱们自己的钢铁侠了吗?” “别的不说,就冲这股钻研劲儿,这孩子以后绝对是个人才!” 这种赞美,不仅仅是针对这套战甲,更是对一种久违了的工匠精神的敬佩,在这个什么都讲求“快”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做一件可能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纯粹出于热爱的事情,本身就非常了不起。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一位网友留言说:“我们总说要科技强国,可真正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冒出来后,我们能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土壤?是让他继续‘野生’生长,还是能有更专业的机构来发现和培养?”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像黄彦钧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不缺想法,不缺动手能力,他们缺的可能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他们把兴趣转化为更高层次科研成果的平台。 这套战甲,也许在真正的科学家眼里还很粗糙,离实战应用还差得很远,但它就像一颗种子,证明了只要有热爱和坚持,普通人也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出不凡的成果。 它让无数和黄彦钧一样的年轻人看到,原来梦想不只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更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一步步亲手搭建起来的现实。 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我们听了太多遍,但黄彦钧用他的“黄维斯”,让我们看到了这句话最生动的注解。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黄彦钧”涌现出来,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为这些闪闪发光的梦想,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没苦硬吃?”近日,重庆长寿,丈夫每个月给妻子一万五,要求很简单,让她把孩子带好
【180评论】【8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