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坚决不给穆斯林学生提供清真食物,北九州有个阿富汗妈妈请愿,想让孩子在学校吃到

花开半夏香 2025-09-30 01:50:29

日本坚决不给穆斯林学生提供清真食物,北九州有个阿富汗妈妈请愿,想让孩子在学校吃到不含猪肉的午餐。传言一扩散,政府几天就收了上千条投诉,日本只能赶紧发声明说“不提供,与事实不符”。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日本社会对移民和文化融合的敏感度一直很高,尤其是涉及到日常饮食这种接地气的部分。 北九州那个阿富汗妈妈的请愿不是新鲜事,是 2023 年 6 月提的,就想让孩子在学校吃到不含猪肉的午餐,毕竟这是伊斯兰教的教规。这事儿到 8 月进入议会审议,可后来 2025 年 2 月市议会选举解散,请愿没批就自动取消了。 真正闹起来是因为近期有人在网上传 “市政府已经开始给穆斯林学生供清真餐”,这传言一扩散,北九州市政府几天就收了上千条投诉。这些投诉不光说午餐的事,有人还把这和市里 6 月跟印度特伦甘纳邦签的友好协议扯到一起,怀疑日本要搞大规模移民。压力之下,政府 9 月 22 号在官网发声明,说网上的消息 “与事实不符”。 其实日本学校不给穆斯林学生供清真餐是普遍情况,不是针对谁。静冈县之前调查过 26 个印尼穆斯林家庭,家里的孩子基本在学校吃不上合规的清真餐。条件好点的每天给孩子带便当,条件不够的,要么在学校做猪肉的日子带便当,实在没办法就让孩子去吃学校的,只把猪肉剩下扔掉。 这背后首先是穆斯林在日本人数太少了。整个日本穆斯林也就 13 万多人,而且真正能严格按教规过宗教生活的只有几百人。这么小的群体,需求自然难被重视,学校没动力专门准备清真餐。毕竟学校午餐是批量制作的,要考虑成本和效率,专门为少数人开小灶确实麻烦。 更关键的是日本学校午餐有特殊意义,不只是让孩子吃饱。从幼儿园到初中,学校午餐都是培养集体精神的教育手段。每天的套餐都是固定的,要求所有食物必须吃完,除非身体不好提前说。吃完还要自己洗碗、分类垃圾,最后全班一起擦地板,这一套流程才算结束。这种集体性的要求,让学校很难接受 “特殊餐食” 的需求,觉得会破坏整体的教育氛围。 日本社会对这种 “特殊需求” 的抵触情绪也挺明显。有网民就说,外国人该 “入乡随俗”,不能反过来让行政机关满足所有需求。之前江东区还有家餐馆,外国穆斯林家庭要求店员详细说明每样食材有没有猪肉,忙的时候占了两个店员,这事被曝光后,不少日本人都觉得应该去贴了清真标志的店,别在普通餐馆提要求。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政策的矛盾性。为了发展旅游业,机场这些地方特意打造 “穆斯林友好” 形象,可到了民生领域就变得保守,总拿 “社会共识” 当理由忽视少数群体需求。这种表里不一,其实就是因为旅游业是赚外人的钱,而学校午餐是自家的日常,更能看出真实的包容度。 这次上千条投诉,本质不是反对 “不含猪肉的午餐”,而是怕 “特殊对待” 开了头,影响到现有的社会秩序。日本人对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很坚持,从明治维新时解禁肉食的争议就能看出来,当时连僧人都要闯宫反对,觉得吃肉会亡国灭种。这种对传统的执念,到现在还影响着社会心态,面对移民的文化差异,第一反应就是守住自己的规矩。 所以说,北九州这事儿表面是午餐问题,实际是日本社会对移民融合的敏感。人数少的穆斯林群体,需求没法撼动根深蒂固的集体习惯和社会观念,政府也只能先澄清传言平息舆论。不是日本 “坚决不给”,而是在他们的社会逻辑里,“集体优先”“传统不变” 的想法占了上风,少数群体的需求暂时还挤不进来。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花开半夏香

花开半夏香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