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手枪里有不少设计奇葩的故事。比如中国的80式手枪,研制始于1970年,本想搞个体积小、威力大的战斗手枪给基层人员用。但当时中国与国外技术交流少,只能自己摸索。又因高层指挥员钟情驳壳枪,它就往驳壳枪方向设计,弹匣在扳机护圈前方,借鉴其结构。虽有连发和单发模式,可左撇子还用不了,最后一支都没装备部队,真是白耗多年研发资源。 还有“远古奇葩手枪”鸭脚型手枪,15 - 19世纪很有作用,现在成收藏精品。它有多个放射状排列的枪管,能同时朝多方向发射最多5发小弹丸,增加射击面积。不过子弹威力小,打中头部都难致命,被戏称为“猎鼠枪”,只能用于镇压囚犯或驱散人群。
空降兵落地第一件事,不是开枪,是把手枪掏出来。枪没上膛,弹匣早拆了,固定带勒得死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