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亲切”的到灾区视察。 “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请求(台军)能顺便把家里的废弃物搬出来到外面”。 “不能什么事靠(台军),(台军)没空的时候怎么办?比如现在汉光演习怎么办?自己加加油好不好”! 赖清德的“视察”路线经过精心设计:先到临时安置点与受灾民众握手,再前往受损最严重的社区“了解情况”。但现场民众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在高雄三民区,一位阿公指着堆在屋角的废旧家具说:请求(台军)能顺便把家里的废弃物搬出来到外面”。 这句话让随行官员面露尴尬,按照台军规定,汉光演习期间部队需专注“反登陆作战”训练,参与救灾需经“灾害应变中心”统一调度,而非“顺道帮忙”。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赖清德“视察”的同一天,台军“汉光41号”演习正在屏东恒春半岛进行。演习科目包括“海滩反登陆”“城镇战”等,参演部队需24小时待命,根本无暇顾及民宅垃圾清理。这种“视察”与现实的脱节,让民众对“作秀式关怀”的质疑声渐起。 赖清德提到的“汉光演习”,是台军年度最重要的实战化训练。2025年的演习因融入“无人机作战”“网络攻防”等新科目备受关注,但也被批评“过于注重形式”。例如,演习中要求部队在48小时内完成“从海滩到城镇”的全流程推演,却未考虑实际救灾中快速响应的需求。 这种矛盾在2025年台风季尤为突出。据台湾“灾害应变中心”统计,9月台风期间,台军共参与救灾任务127次,但其中仅38次与“汉光演习”无关。换句话说,超过70%的救灾行动被迫与演习“抢时间”。一位台军基层军官私下表示:“演习期间接到救灾任务,既要保证训练质量,又不能耽误民众需求,实在左右为难。” 赖清德与居民的对话,意外暴露了台湾社会对救灾机制的深层思考。当他说“自己加加油好不好”时,现场有年轻人回应:“我们早就自己清理了,但大件垃圾真的搬不动。”这种“自救为主、互助为辅”的模式,正在台湾灾区成为常态。 赖清德的“视察”风波,为台湾灾害应对政策提供了反思契机。2025年9月20日,台湾“行政院”召开跨部门会议,讨论“汉光演习”与救灾任务的协调机制。 提出的调整方向包括:将演习中的“城镇战”科目改为“灾区模拟”,要求部队在训练中同步掌握废墟清理、医疗救护等技能;建立“救灾优先”的调度规则,明确演习期间若遇重大灾害,部队需立即暂停训练投入救灾。 这些调整得到多数民众认可。台湾“公共政策研究基金会”的民调显示,76%的受访者认为“救灾应优先于军事演习”,68%的人支持“台军参与社区灾害预防培训”。一位参与政策讨论的学者指出:“灾害应对不是作秀,需要真正了解民众需求,而不是用‘加油’这样的口号回应。” 当赖清德在灾区说出“自己加加油”时,他或许没想到这句话会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这场意外对话,既暴露了“作秀式视察”与现实需求的差距,也折射出台湾社会对救灾机制的深刻反思。 从民众自发清理废墟,到政策层面调整演习科目,这场风波最终推动了一个积极变化,灾害应对不再依赖“台军顺道帮忙”,而是转向“社区自救”与“专业训练”的结合。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加油”: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赖清德“亲切”的到灾区视察。 “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请求(台军)能顺便把家
百日依山尽
2025-09-28 16:30:25
0
阅读:56
用户12xxx46
要灾民自己做,老赖视察个毛线!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