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包围渊子崖村,准备大开杀戒,但村里的312名村民却不甘坐以待毙,

小怪兽说热点 2025-09-28 12:24:45

1941年,日军包围渊子崖村,准备大开杀戒,但村里的312名村民却不甘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联手,一起血战1000多名日军,打响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最终,121头鬼子被击杀!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头在山东临沂莒南县板泉镇,有个叫渊子崖的村子沭河东岸守着。这地方可不太平,河西就是日军占着,河东有八路军活动,成了敌我拉锯的地带。 村里人整天提心吊胆,过着“白天怕见人跑,夜里怕听狗叫”的日子。为啥这村子这么硬气?早在三十年代他们就筑起了五米多高、一米多厚的土围墙,墙上留着枪眼,四角还建了炮台。 自卫队手里有几十支土枪和九门五子炮,这土炮能打二百五十米远,威力不小。村里大半人都会拳脚功夫,自卫队员个个配着大刀。 1941年12月中旬,驻小梁家据点的伪军队长梁化轩派人来要鸡要肉还要一千块大洋,威胁不给就血洗村子。 村长林凡义直接回话:“酒肉鸡面钱都备好了,有胆就来拿!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这话把梁化轩气得够呛,18号就带着150多伪军包围了村子。 结果你猜怎么着?村民用土炮一顿轰,伪军被打得连滚带爬逃了回去。 12月20日天刚亮,梁化轩带着一千多日军骑兵步兵,拉着四门大炮扑来了。 林凡义敲响警钟,对乡亲们喊:“现在跑是跑不掉了,退也没后路。一命换一命值!一人杀两个鬼子赚!”村民们齐声响应:“宁可站着死,绝不躺着活!” 日军先朝东北角围墙一顿炮轰,炸开几道缺口。等敌人靠近,林凡义大喊“打!”几门土炮齐发,前边的日军应声倒下。有个村民林崇周肚子被炸伤,肠子都流出来了,他用布一扎继续战斗。 日军调整战术分东西两路夹击,四门大炮猛轰东北角。当敌人离围墙只有二十米时,几十门土炮再次怒吼,日军丢下十几具尸体败退。 中午过后战斗更惨烈了,围墙被轰塌三段,日军嗷嗷叫着往缺口冲。年轻的自卫队员林端五抡起铡刀迎上去,不幸中弹牺牲。 他父亲林九宣看见儿子倒下,红着眼挺起长矛刺死一个日本兵,自己也被刺中两刀。老人倒下前吃力地说:“拼到底,要报仇!死了也不能当孬种!” 最壮烈的是自卫队员林九兰,他守在缺口旁,日军进来一个他就抡起铡刀砍一个,一连砍死七个鬼子才英勇就义。村民们用门板、石块拼命堵缺口,妇女儿童在枪林弹雨中搬运弹药石头。 下午日军终于涌进村子,战斗转入巷战。村民们失去围墙屏障,抄起菜刀锄头铁叉在街头巷尾拼命。会武功的老人林清义林九星等十几人挥着大刀长矛与日军肉搏,全部壮烈牺牲。 林庆海点燃火药罐扔向敌人,自己烧成了火人。十七岁的林庆宝赤手空拳夺枪,牺牲时双手被割得血肉模糊。 太阳快落山时,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带着县区武工队和八路军一个连赶来救援。 这支不到百人的队伍把敌人堵在村里,刘新一冯干三等四十多名战士在激战中牺牲。这时八路军主力部队正火速赶来,日军怕夜战吃亏,慌忙朝东南方向逃走。 这一仗啊,渊子崖村147位村民牺牲,400多人受伤,日军也付出了伤亡150多人的代价。 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高度评价,毛泽东称赞这是“村自卫战的典范”。1942年滨海专署授予渊子崖“抗日楷模村”称号,后来更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如今渊子崖烈士纪念塔静静矗立,塔身刻着242位烈士的名字,2015年村民被民政部授予“抗日英雄群体”荣誉称号。 这段历史被拍成电影《渊子崖保卫战》和动画片《五子炮》,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教材。 你说为什么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要记住这场战斗?因为它告诉我们,当家园受到威胁时,平凡的农民也能成为不屈的英雄。 他们用铡刀和锄头证明了中华民族的骨气,用鲜血铸就了永不褪色的沂蒙精神。 信息来源: 七一网《“中华抗日第一村”的不屈保卫战》 人民网《铁血渊子崖:“中华抗日第一村”的不屈保卫战》 临沂文明网《中华抗日第一村:英雄的临沂市渊子崖村 光辉的抗战史》 大众日报《热血山河|血战渊子崖:一个村庄的血性与不屈》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