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击败李自成后,将俘虏的刘宗敏等人杀了,为何却放了军师宋献策?因此人有一个特长,博取了清军将领的欢心。 1645 年初夏,清军一路追击大顺军至武昌,最终在九江桑家口将其残部主力围住,原本拥兵二十万的大顺军,经此一役后被杀得七零八落。 在俘虏中,有两个“重量级”人物,一个是李自成麾下骁勇善战的大领刘宗敏,另一位则是军师宋献策。 刘宗敏是李自成能托付生死的 “结义兄弟”,当年,李自成被明军追得走投无路,最后只剩下十八名骑兵追随左右,正是刘宗敏不离不弃,重新招募士兵组建队伍,才帮李自成渡过难关、东山再起。 1644年,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后,刘宗敏做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一是,打造了五千副夹棍,将明朝的官员们抓来用夹棍严刑拷打,逼迫他们交出钱财,即便是家属也毫不留情;第二件事则是抄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京城的家,不仅逮捕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还强行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当时,吴三桂本已打算向大顺军投降,可当他得知家中遭遇这般变故后,当即改变主意,转而勾结清军,上演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 。 山海关一战中,大顺军被清军与吴三桂的联军击溃,从此便开始了溃败之路。刘宗敏被俘时,当时就被清军将领阿济格下令处死,连劝降的流程都没有走。 相比刘宗敏的鲁莽冲动,宋献策处事就要圆滑、低调的多了。宋献策早年靠给人占卜算卦谋生,练就了一套察言观色的高超本领。 1641年,宋献策前来投奔李自成,刚见面就献出了自己压箱底的绝技“”编造谶言”。 “十八子,主神器!” 这六个字很快传开了,“十八子” 合起来就是 “李” 字,暗指李自成天生就该当皇帝。在当时,这样一句谶言的号召力,不亚于千军万马,各地的流民们纷纷前来投奔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见状欣喜若狂,封宋献策为 “大军师”,此后每次行军打仗,必定把他带在身边。 宋献策的 “神奇占卜”,其实暗藏着不少门道。在攻打开封时,他看出明军守将杨文岳生性多疑,于是建议李自成采用 “迂回战术” 拖垮敌军,结果果然三战三捷,成功拿下开封;进入北京城后,看到刘宗敏肆意滥杀无辜,宋献策又以 “天象呈现不祥之兆” 为由,劝说李自成停止杀戮,也因此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 在九江的桑家口被俘后,宋献策看着身边其他俘虏哭天抢地的模样,自己却异常镇定。当清军士兵举着刀厉声喝问他的身份时,他不慌不忙地吐出了四个字:“算命先生。” 这个回答让清军士兵们都愣住了。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像刘宗敏那样能征善战的人才算 “敌人”,而宋献策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术士,顶多就是个混饭吃的江湖骗子,根本不值得忌惮。 恰巧的是,满洲贵族向来十分迷信占卜之术,每次打仗前都要算一卦测吉凶,选择驻军地点时也要看风水,正急需像宋献策这样的 “人才”。 没过多久,宋献策就被带到了阿济格等人面前。宋献策毫无惧色,当场就给清军将领们看起了面相。他指着阿济格的颧骨说 “这是能封王侯的好面相”,又夸赞副将 “眼中透着精光,日后必定能立下大功”,一番话把这些武将哄得个个眉开眼笑。 就这样,宋献策不仅没被处死,反而成了清军的 “座上宾”,出门时还有骑兵随从护送,待遇十分优厚。 清军愿意放过宋献策,其实还有个不为人知的小算盘:宋献策在民间名气不小,留下他不仅能向外界展示清军的 “宽宏大量”,还能利用他擅长的谶言为清军造势。 而宋献策的最终结局,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他后来一直留在清军军营里,帮清军测算行军路线,最后因病去世;也有说法称,他趁着清军南下作战、局势混乱的时候,带着之前得到的赏钱隐居到了江南,继续靠给人算命过活。 大顺军其他将领也是结局不一,比如左光先投降清军,后来还得到委任;丞相牛金星带着儿子偷偷溜回河南老家,之后每天闭门不出,生怕被人认出来;而宋献策靠着一手 “算命” 的绝技,成了大顺军将领中极个别的没投降,却还能善终的人。
清军击败李自成后,将俘虏的刘宗敏等人杀了,为何却放了军师宋献策?因此人有一个特长
绝世剑王
2025-09-28 11:06:31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