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面对记者的提问,直接怼了回去,没有

烟雨评社 2025-09-28 10:43:29

9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面对记者的提问,直接怼了回去,没有巴勒斯坦国就没有沙以建交。 这可不是一句随口的表态,背后藏着沙特在巴以问题上的底线,更牵扯着当下国际社会围绕巴勒斯坦建国的激烈博弈。 就在三天前,9 月 22 日的联合国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会议上,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西方国家扎堆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会场里响起的掌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分量。费萨尔当时就公开呼吁,所有国家都该跟上这种 “历史性举措”,因为这才是推动 “两国方案” 的关键一步。 可另一边,美国和以色列却明确反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绕道避开欧洲多国领空赴美,就是为了推进与美国绑定的战略,压根没把国际社会的呼声放在眼里。 记者追问的 “关系正常化”,其实是盘旋了好几年的议题。美国一直想撮合沙特和以色列建交,觉得这能巩固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还能联手遏制区域竞争对手。之前有风声说,美国给沙特开出了不少好处,比如帮忙推进民用核项目、出售先进武器,条件就是沙特对巴勒斯坦问题 “松口”。 但费萨尔这次的回应,等于把这条路彻底堵死了,他不止一次强调,沙特的立场从来没变,必须以 1967 年边界为基础,让巴勒斯坦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正式建国,这是关系正常化的唯一前提。 这话里的底气,一半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共识,一半来自国际社会的风向。现在全球超过八成的国家都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连之前跟着美国走的欧洲国家都开始 “叛离”,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牵头开会推动承认潮,哪怕为此和特朗普闹得不愉快,被截停车队后只能步行回领事馆也没松口。 沙特作为阿拉伯国家的重要代表,要是在这事上妥协,不仅会失去在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还会动摇自己牵头的中东和解进程。要知道,沙特之前刚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靠的就是在地区议题上的坚定立场,这次自然不会轻易让步。 更关键的是,费萨尔的回应也是对以色列近期强硬行径的反击。就在 9 月 19 日,以军刚向加沙城中心推进,宣布要展开 “前所未有的军事行动”,还关闭了临时撤离通道,完全无视联合国的停火呼吁。 美国不仅没劝阻,反而在安理会一票否决了涉加沙停火的决议草案,250 名美国议员还组团去以色列参会,全程由以方报销费用,高调宣称 “美以联盟从未如此坚固”。这种情况下,沙特要是和以色列走近,等于变相认可了这种暴力行径,这是费萨尔绝对不能接受的。 现场有记者追问后续是否有协商空间,费萨尔的回答还是一样干脆,他提到沙特会继续推动联合国会议成果落地,先解决加沙冲突,再落实巴勒斯坦建国的具体步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话很快传到了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的发言人当天就表态 “对此深感失望”,但也没敢放狠话,毕竟沙特掌控着全球重要的石油资源,以色列的能源合作、地区安全都离不开沙特的态度。 其实费萨尔的强硬,也是给美国提了个醒。特朗普牵头的巴以问题会议,连其他四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美国的西方盟友都没参加,成了 “自说自话” 的独角戏。现在国际社会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巴勒斯坦建国不是 “可选项”,而是 “必答题”。 沙特这次 “没建国,免谈” 的回应,不过是把大家都清楚的事实摆到了台面上,既守住了原则,也给混乱的巴以局势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 联合国大会结束后,不少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官都为费萨尔的表态点赞,觉得这才是 “该有的态度”。而美国和以色列的沉默,反倒让外界看清了他们在国际社会的孤立。毕竟在正义和公理面前,任何利益交换的算盘,终究是打不响的。 若欧方能将强烈的“价值诉求”转化为可核验的程序议题,若中方能在不伤及司法独立的前提下提升信息透明度与制度弹性,那么“人权与主权的二元张力”不至于每次都被推至叙事极端。 信源:央视新闻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