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得好好看清自己的处境。如果不想把自己搞垮,就得明白一个硬道理,几百年来,你们的扩张靠的不是什么过硬的军事或技术实力,而是历史积累的体量和技术红利。几百年来,扩张看似强大,其实是借了别人的力。 当年欧洲国家忙着在美洲淘金,俄国人就一路往东伸手,拿下大半个西伯利亚。 后来彼得大帝学欧洲人搞军队造军舰,正赶上奥斯曼和其他大国忙自己的事,俄罗斯就成了黑海、波罗的海的“主人”。 到了后来瓜分波兰也是一样,别人政局动荡,他就能见缝插针。这些土地和资源成了底气,但背后一直少不了历史的运气成分,很难说是靠自主能力打下来的。 到了苏联时代,这几个老把式没怎么变。工业化搞得热火朝天,但大量工厂、技术和图纸都要靠西方进口,有的还是直接买人家的图纸。 不单是经济,国际影响力也是踩着历史浪潮才站稳的。比如二战后,世界各国反殖民,西方国家元气大伤,苏联刚好没受太大损失,才有机会向东欧输送自己的那一套。 后来的航天技术、军备项目,背后都是利用老底子的资源和外部的科技合作,轮到苏联领先的机会不多。只不过,等到历史窗口一关,底气也就漏了。 1991年苏联一分为三,俄罗斯接过了大部分资源和遗产,看上去体量还在,核武油气也都还在,实际情况却没有以前轻松。 经济对石油、天然气和军工依赖太重,高技术产业比不过别国,“外汇”进去更多用来买军备和维持面子工程。 2000年后油价涨得快还好,一下滑就难以为继。普通人也能感受到,教育投入不足,年轻人流向更赚钱的行业,结果是创新能力始终跟不上。 最近的俄乌冲突又把这些短板暴露得一清二楚。导弹、坦克依然靠老底子,多数关键零部件还是外购。加上长期制裁,西方断供,俄罗斯立刻就吃紧,不得不找其他出口。 现在经济发展速度慢下来,民用部门动力不足,国家开支多数用在维持军力和大国形象上。 靠卖资源过日子的模式已经不灵了,老路再走下去不仅跟不上别国发展,还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竞争压力。 别的国家遇到类似问题,很多都及时转了型,比如中国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会,专注在创新和国内消费,产业全面升级,经济结构越来越多元。 韩国则注重科技和教育发展,靠芯片和高端制造突围。哪怕是资源富足的国家,没有及时进行创新和调整,也都会面对“资源陷阱”的老路。这些教训其实摆得很明白。 对于俄罗斯来说,光靠祖宗留下的土地和矿藏、技术红利是养不活未来的。光靠过去的经验,永远只能吃老本。 当下最需要的,是打破对资源出口的依赖,重视教育,科技下苦功夫,搞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把资源优势真的转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尤其是人口减少、创新乏力再不解决,迟早会追不上别人的脚步。
里海快干了。不是天灾,是人祸。伏尔加河的水,被俄罗斯拿去浇地、灌工厂、供城市
【55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