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地下党员傅有智被捕,敌人把他带到了海滩,连开5枪,枪枪命中。谁知,等敌人走后,傅有智却被雨水打醒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位年仅19岁的青年,用他年轻的年生命,书写了一段“死过一次,却为革命再死一次”的悲壮史诗。 傅有智出生于1911年安溪县蓬莱镇一个贫苦家庭,兄弟七人中他排行最小。因家境困顿,他随三哥到厦门求学,白天在鼓浪屿普育小学读书,放学后却要街头叫卖甘蔗赚取学费。 社会的贫富悬殊让他早早埋下革命的火种。,929年,他在厦门同文中学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成为厦门赤色总工会最年轻的执委之一。 这个看似文弱的学生,却成了让敌人头疼的“硬骨头”。 傅有智参与厦门“打盐关”行动时不幸被捕,敌人从他身上搜出革命刊物,连续几天严刑拷打,却始终撬不开他的嘴。恼羞成怒的敌人决定将他押往厦门打石字海滩行刑。 刑场上刽子手连开五枪,傅有智应声倒地。但命运似乎有意眷顾这位勇士,五颗子弹竟全部擦着耳根、脖颈、腋下掠过,未伤及要害。 午夜一场暴雨将他浇醒,他忍痛磨断绳索,爬行数小时找到厦门港的亲戚家。亲戚冒险为他包扎伤口,又连夜将他藏进鸿山石洞,最终转移至鼓浪屿三嫂处养伤。 第二天敌人收尸时发现少了一人,厦门《江声日报》甚至以“刑场奇闻”报道此事。而此刻的傅有智已踏上返回安溪的路。 死里逃生的傅有智没有选择隐姓埋名,他回到安溪后立即找到党组织,坚定表示:反动派要我的命,既然我没死,就要拼命干革命! 他带领群众组建农会、赤卫队,在登虎榜、横坑等地发展党组织,甚至带头将自家田地免租给佃农。 1933年5月,安南永德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成立,22岁的傅有智被推选为主席。他领导群众开展“二五减租”、打击土豪劣绅,革命烈火燃遍闽南。 敌人的反扑来得凶猛,1933年9月8日,混入红二支队的匪首王观兰假借“商讨作战计划”,将傅有智等13名革命骨干诱骗至温泉村青云楼。众人刚踏入楼内即遭埋伏,全部被捕。 9月17日,傅有智与战友们被押往安溪凤冠山。这一次,他没有再逃过敌人的枪口。就义时,距离他第一次刑场逃生仅过去3年多。 傅有智的故事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在于他奇迹般的生还,更在于他主动选择将“第二次生命”再度献给信仰。 今天凤冠山上的纪念碑仍刻着他的事迹,每时每刻都在提醒后人: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即使见过死神面目,却依然向光明奔跑的人。 信息来源: 中共泉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泉州党员英烈谱】傅有智:刑场死里逃生 矢志献身革命》 中国军网《傅有智: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志愿军的王牌军长,基本上都是中将军衔,只有一人是少将,他是谁“1950年11月
【5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