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媒体老师问了一些关于基孔肯雅热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外...
巧荷记笔记
2025-09-26 20:54:26
下午有媒体老师问了一些关于基孔肯雅热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外溢风险?
答案是,有可能,但是概率较低,具体要看地区。媒体老师是北京的,我就说北京出现基孔肯雅热的爆发可能性较小。
1. 这里可以参考中国登革热的地图。登革热跟基孔肯雅热在流行病学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在中国的登革热防控方案中,内地31个省的风险由高到低分为 I 类~Ⅳ类地区。
I 类地区(6个):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II类地区(11个):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
Ⅲ类地区(8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西藏、陕西、甘肃。
Ⅳ类地区(7个):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其中III类和IV类地区都没有报道过本土登革热病例,甚至IV类地区都未监测到媒介伊蚊的分布。
所以大家以前应该很少有听过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有登革热的问题,这和气候以及伊蚊分布有关。而基孔肯雅热病毒在这些北方省份出现大面积传播的难度也是很大的。今年基孔肯雅热病毒在广东等地的爆发,主要受到了全球流行趋势和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
2. 北方的朋友不太需要担心,接下来这部分写给南方的、尤其是珠三角一代的朋友。关于蚊子的预防,也说几点比较实用的。
全世界有超过三千种蚊子,但能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基本只有两种蚊子——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这两种伊蚊长得很像,都是花蚊子。
和另外两大类蚊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伊蚊都是在白天叮咬,主要活动高峰是清晨和黄昏(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飞行高度较低,主要叮咬暴露在外的腿部和脚踝。
之所以要了解伊蚊的这个特性,是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更好的预防基孔肯雅热以及登革热。
首先,白天尤其要做好防蚊措施,如果是基孔肯雅热高发地区(比如现在的佛山),上下班这个时间段最好不要穿短裤短裙。
其次,下肢是防护重点,有不少人会往手臂上脖子上喷防蚊液,却忽略了小腿和脚踝,这两个部位一定要喷好防蚊水。
最后,注意防蚊水主要是喷在裸露皮肤上的。关于防蚊水的选择,避蚊胺(DEET)和派卡瑞丁都很适合,这里不做具体品牌的推荐,大品牌的一般都没问题,买之前注意看下浓度,对于孕妇和6个月以上婴幼儿来说派卡瑞丁是首选,6个月以下婴儿做好物理防护,比如婴儿车专用蚊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