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绍兴,男子网购了一台80寸的“小米电视”,安装宽带的师傅提醒他买的电视

笑看云烟 2025-09-26 17:45:45

防不胜防!绍兴,男子网购了一台80寸的“小米电视”,安装宽带的师傅提醒他买的电视是假的!男子研究一番才发现,自己买的不是小米电视,而是“小米8K”电视,原来商品链接写着2025新款小米8K超薄全面屏80寸,男子被傻傻误导了! 在网上买东西,谁没被“标题党”迷惑过,吴先生这次买电视,就彻底掉进了一个“命名陷阱”,那台号称“2025新款小米8K超薄全面屏80寸”的电视,看上去名头响亮,结果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骗子玩的就是人们的习惯,我们一看到“品牌+参数”的组合,比如“小米+8K”,脑子里就会自动对号入座:这肯定是小米出的8K清晰度电视,吴先生也这么想,完全没怀疑。   可他不知道,“小米8K”早被人注册成了一个独立品牌,跟真正的小米半点关系都没有,为了让假货看起来更像真的,商家还挺用心。   这机子正脸、背面的标签上,都印着老大的“小米”标,看着就跟盖了官方戳似的,特像那么回事,可你要是凑近了仔细瞅,猫腻立马就露出来了,标签上写产品名的地,根本没写“小米电视”,就只写了个“高清液晶电视”。   价格更是个“心理陷阱”,一台80寸大电视只要两千多块,正好卡在模糊地带,这个价位不算太离谱,符合大家对“网购便宜”的认知,又不至于便宜得让人一眼看穿是假货,很多人包括吴先生在内,都没法第一时间起疑心。   其实这种套路早就有前例,有人买过所谓“小米4K”,还有人买过号称“120W”的充电头,结果根本不具备快充功能,换汤不换药,都是利用“名字像真品”的规则来蒙人。   骗局真正露馅,是因为宽带安装师傅,师傅一来,随便瞄一眼就发现问题,最明显的破绽,是遥控器,它光秃秃的,没有小米标志,更关键的是,缺少小米电视普遍都有的语音功能,这种功能性差距,是造假最难补的短板。   吴先生这才后知后觉不对劲,赶紧在记者的帮忙下联系了小米官方,客服给了个最管用的鉴别法子:正经的小米电视,背面肯定贴着张带SN码的白色条形码,这码就跟电视的“身份证”似的,每一台都不一样,绝没有重样的。   相反,吴先生的电视背后,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到这里,所有证据都浮出水面了,可是揭穿骗局容易,维权却难上加难。   吴先生一开始就说要“退一赔三”,这本来就是法律给消费者的正经权利,商家表面上答应得挺痛快,说能退货退钱,还额外补500块,看着像是他们让步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事情远没那么顺利,因为吴先生丢了原包装箱,商家抓住这个理由拖延,他们先说会寄一个新箱子来,方便退货,结果一拖再拖,到8月底了箱子影子都没有。   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客客气气,变成“已读不回”,干脆玩起失联,后来随着电商平台介入,确实认定商家售假,但到执行赔偿时,出现了荒唐一幕:商家在平台的保证金账户里只剩四百多块,连承诺的五百都拿不出来。   而平台能做的,就是催缴、上报,真正的赔偿迟迟落实不了,从最初的信任下单,到发现被骗,再到维权受阻,吴先生的经历,几乎是所有消费者的缩影。   普通人面对这种有预谋的欺诈和制度漏洞,显得无比无力,而这种“命名陷阱”,不仅骗走了消费者的钱和信任,还在一点点侵蚀市场规则。   如果平台和监管总是停留在“催缴、上报”的层面,不设立更严厉的清退和惩罚机制,那电商这扇方便的大门,迟早会变成骗子横行的入口。   消费者当然要多长点心眼,可责任不能全推到个人身上,只有当平台真刀真枪地整治,监管拿出硬措施,才能让“假小米们”无处遁形。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依然

依然

1
2025-09-26 22:22

这种品牌的名字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让它存在

笑看云烟

笑看云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