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承诺了! 9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普京承诺,俄方会努力给该机构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应对全球核领域的共同任务。 这场会见不是偶然。当天,莫斯科举办“全球原子能论坛”。两人和多国政要都参加了,核安全是论坛的重点。 而格罗西这趟肯定是带着急事来的,不然不会专门在论坛当天找普京。现在核安全的麻烦事儿堆成了山,先说核设施安全,乌克兰的扎波罗热核电站大家都有印象吧,之前好几次被炮弹击中,储水罐都差点炸了,那可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一旦反应堆被打坏,泄漏的放射性物质能飘到整个欧洲,比切尔诺贝利还严重。 还有叙利亚,国际原子能机构刚在那儿搞核查,虽然现在配合了,但之前核材料管控的漏洞谁也说不准,万一被极端分子拿去,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人揪心的是核扩散的风险,就在这周,韩国刚通报美国,俄罗斯把退役核潜艇的核反应堆部件送给了朝鲜,那些可是从 “台风” 级核潜艇上拆下来的真家伙,朝鲜自己琢磨了十几年都搞不定的技术,现在有了这些部件,核潜艇项目至少能少走十年弯路。 这事儿一出来,韩国急着找美国要反潜机,日本也想着加国防预算,东北亚这军备竞赛一抬头,核风险跟着就涨。 可能有人觉得核事故离自己远,可三十多年前的切尔诺贝利,还有 2011 年的福岛,都是实实在在的教训。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一声巨响后,6 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污染,320 多万人受辐射侵害,当年去救灾的人里,134 个急救人员都得了急性放射病,没过几个月就死了 30 多个。 有个叫利特维诺夫的幸存者,当时才 7 岁,家离核电站两小时车程,他说下雨时树叶都变白,14 年后还是被查出癌症。更可怜的是那些 “切尔诺贝利儿童”,事故后出生的孩子先天缺陷率翻了两倍,甲状腺癌患者多了一大截,35 万人被迫离开家,说好的几天疏散,变成了一辈子的流放。 福岛事故也没好到哪儿去,地震引发的核泄漏让几十万人逃亡,现在那片区域还不能住人,附近的鱼测出辐射超标,根本没法吃。这些事儿告诉我们,核安全就是保命的事儿,一点马虎不得。 俄罗斯作为核大国,手里的技术和经验别人替代不了。就说处理退役核设施吧,俄罗斯拆了不少老旧核潜艇,那些核反应堆部件怎么安全处理、怎么回收,他们门儿清,之前还把退役设备改造成民用核技术,帮着不少国家搞医疗和农业。 再比如核安全核查,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辐射监测设备,很多都是俄罗斯提供的,要是俄方不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人根本进不去核心区域,更别说搞监测了。 格罗西心里肯定清楚,没有俄罗斯这个核大国搭把手,很多核安全任务就是空谈 —— 比如追查流失的核材料,比如帮小国建核安全防护网,这些都得靠俄罗斯出技术、出人员。 有人可能会疑惑,俄罗斯自己在乌克兰打仗,还能顾得上帮别人?其实这正是普京的精明之处,核安全从来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事,就算俄罗斯核力量再强,要是隔壁国家核设施出问题,辐射照样飘过去。 而且现在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得厉害,俄罗斯通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既能展现大国担当,又能打破孤立,毕竟谁也不想跟一个掌握核安全关键技术的国家彻底闹僵。 再说了,俄罗斯提供的援助也不是白给,比如帮叙利亚建癌症治疗的核医疗设备,既解决了当地的民生问题,又推广了自己的核技术,这种双赢的事儿,对全球核安全也是好事。 现在全球核安全就像走钢丝,一边是 1.2 万枚核弹头悬在头顶,一边是核扩散、核设施遭袭击的风险不断冒头。普京的承诺虽然不能立刻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给紧张的局势踩了踩刹车。 要知道,上世纪 80 年代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正是因为美苏等核大国放下分歧,一起帮国际原子能机构搞核安全标准,才让全球核事故率降了下来。 现在的情况比那时候更复杂,更需要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站出来,毕竟核灾难面前,没有旁观者,只要有一枚核弹头出问题,或者一个核电站泄漏,受害的可能是全世界的人。 普京这声承诺,是给全球核安全递了根 “救命稻草”。格罗西要的就是大国的实际行动,不是空话套话,俄罗斯有核弹头数量最多的核力量,有处理核事故的实战经验,更有在复杂局势下搞合作的底气。 接下来就看能不能把这援助落到实处,比如帮着加固那些战乱地区的核设施,比如把退役核技术转化成安全的民用项目,再比如盯着那些可能搞核扩散的小动作。 核安全这事儿,容不得半点虚的,普京既然说了 “力所能及”,就得真刀真枪地干,毕竟这不仅是俄罗斯的责任,更是全人类的安危所系。
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承诺了! 9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了国际原子能
云景史实记
2025-09-26 17:10: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