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凭什么财政独立?说白了,香港政府不靠中央财政拨款,也不需要地方债融资,甚至不

洛风阐社会 2025-09-26 16:48:32

香港凭什么财政独立?说白了,香港政府不靠中央财政拨款,也不需要地方债融资,甚至不参与全国税收分成,但是问题来了,那港区从哪挣钱?答案很简单,港币,如今的香港是纽约、伦敦之外的国际金融中心,而港币就是推动交易诞生的货币。 首先得明确,香港的财政独立是写进“规矩”里的。 《基本法》早就白纸黑字写着,香港的财政收入全归自己用,一分钱不用上缴中央,中央也不在香港征税。 这种“我的钱我做主”的底气,本质是“一国两制”下的制度安排,给了香港制定独立税制、安排财政预算的自由。 你可能不知道,香港实行的是出了名的低税政策,税种少、税率低,比如企业利得税标准税率才16.5%,这种政策吸引力了全球资本扎堆来落脚,反而让税收总额涨了上去。 但光有政策还不够,关键得有能挣钱的门路,而港币就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 香港是少数拥有自己货币发行权的地区,港币能自由兑换,还跟美元挂钩保持稳定,这种“靠谱”的特质让它成了国际交易的硬通货。 更关键的是,香港抓住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成了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2022年5月单月人民币结算金额就接近30万亿港元,这笔庞大的交易流水里,藏着银行手续费、汇兑收益、债券发行收入等无数“真金白银”。 港币的流通性又反过来夯实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形成了“钱生钱”的良性循环。 单是金融行业,2020年就撑起了香港23.4%的经济盘子,还直接养活了27万从业人员。 这里的银行体系有多牛?全球前100家大银行里七成在香港有业务,银行总资产高达27万亿港元,比1997年翻了三倍还多。 资产管理规模更吓人,从1999年的3.5万亿港元飙到2020年的34.39万亿港元,其中六成多资金都来自海外,这些钱在香港流转、投资,光利得税一项近年就以年均8.7%的速度增长。 加上港交所常年霸占全球IPO融资榜前列,2020年融资额达513亿美元,印花税、交易佣金自然源源不断进了财政口袋。 除了金融这块“大头”,香港的财政收入还有块传统阵地——土地和物业相关收入。 虽然近年受楼市调整影响,地价收入从976亿港元跌到210亿港元,但历史上这块收入常年占比接近两成,再加上物业税、差饷等,构成了稳定的收入补充。 更难得的是,香港政府一直坚持“量入为出”,就算2025年预计有670亿港元赤字,手里还有5803亿港元的财政储备兜底,根本不用靠发地方债过日子。 不过话说回来,香港的财政独立也藏着隐忧,比如太依赖金融和地产,全球利率波动、楼市调整都会直接影响收入。 但不可否认,这种独立模式恰恰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灵活性——中央给了制度保障,香港靠自身优势把经济做活,既能自主调配资源发展北部都会区、科创等新赛道,又能保持国际竞争力。 说到底,香港的财政独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制度红利、区位优势和产业实力拧成的结果。 但未来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光靠金融“一条腿走路”肯定不够,现在大力发展科创、对接大湾区,或许就是给财政独立加“保险”。 大家觉得香港接下来该怎么巩固这份财政底气?是继续深耕金融,还是该加速产业多元化?

0 阅读:2053

评论列表

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

2
2025-09-26 22:57

主编说的有点财经知识吗,国内的财政最好了。

ktongsoft

ktongsoft

2
2025-09-27 03:20

什么人都能写文章,乱七八糟,不如ai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