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被击中腹部,身受重伤,军医为了取出子弹,只能切开他的

虎虎聊娱乐 2025-09-26 14:39:53

1939年,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被击中腹部,身受重伤,军医为了取出子弹,只能切开他的肚皮,谁知一发炮弹正中屋顶,屋顶瞬间坍塌,碎石灰尘灌满了中村正雄的肚子! 广西的崇山峻岭里,1939年冬天的炮火把夜空照得通红,一位日军少将腹部中弹倒地,军医正要切开肚皮取子弹,外面炮声一响,屋顶塌了,泥沙直往伤口里灌。这场意外不光要了他的命,还成了昆仑关日军溃败的转折点。话说回来,这背后是中国军民浴血抗日的铁血故事,你猜这少将是谁,又怎么一步步栽跟头? 抗日战争打到1939年,日军野心不死,盯着中国西南门户下手。那年11月,日本第5师团扑向广西南宁,很快就占了昆仑关这个战略要地,封锁滇缅公路,妄图掐断中国对外通道。中国军队哪能坐视不管,第五军主力火速集结,联合桂系部队发起桂南会战。12月18日,昆仑关战役拉开帷幕,中国战士顶着敌机轰炸,逐个山头抢阵地,炮弹炸得岭脊土飞石走,阵地反复拉锯,双方伤亡都不小。 日军第21旅团号称“钢军”,装备飞机坦克重炮,在华北战场上烧杀抢掠惯了。中村正雄这家伙,早年靠侵略行径升至少将,腰间别把银柄军刀,仗着日俄战争的所谓功劳,在军中地位不低。他接到九塘守军求援电报,12月20日从南宁带两个基干大队赶去增援。部队刚到五塘,就钻进中国新编第22师的埋伏圈,邱清泉师长指挥下,炮火齐发,日军车队乱成一锅粥,被困六塘山里两天,士兵挖壕守岩石,弹药眼看要光。 中国空军抓住机会,飞机俯冲投弹,日军地面纵队遭重创,黑烟直冲云霄。中村部好不容易突围,12月22日推进到七塘外围,公路边中国桂军477团早埋好了伏兵。枪炮一响,日军集结地血肉模糊。次日清晨,七塘一线战况吃紧,中村在临时指挥点督战,脸颊先被流弹擦伤,鲜血直流,他甩开军医,继续指地图发命令。 下午,九塘方向中国600团郑庭笈团长用望远镜盯住日军动静,看到一个头缠绷带的军官在集结队伍,下令炮兵覆盖。迫击炮弹啸叫着砸下来,正好在中村跟前炸开,冲击波把他掀翻,腹部多处弹片嵌入,血水浸透衣衫。随从抬他撤到后方,担架颠簸中,他勉强指着九塘方向,坚持让残部推进。黄昏时,部队挤进九塘村,中村已经半昏迷,军医检查后直摇头:腹腔撕裂严重,弹片深嵌,感染风险高,得马上手术。 外围炮火逼近,日军慌忙找了间半毁小学校舍当手术室。室内墙壁弹痕累累,空气里一股焦土味。临时台子用课桌拼的,摇晃不稳,手电筒灯光晃荡照着刀具。中村注射麻醉后,眼皮耷拉下来,四肢松软。军医卷袖上手,刀子在腹部划开口子,鲜血涌进盘子,钳子探进去夹弹片边缘,慢慢拉扯,眼看要取出来了。 就在这当口,外面炮声密了,一发炮弹直击屋顶。爆炸把梁柱震裂,砖瓦土块倾泻而下,手术台腿断散架,中村身子滑到地上,头部磕上水泥,敞开的腹腔直灌泥沙灰尘,伤口糊成一团浆。士兵冲进去铲瓦砾,挖出他时,全身裹满红褐泥垢。赶紧转到邻屋,军医跪地抠沙粒,按压止血,刀具进出折腾五个多小时,缝合线拉紧皮肤。外面枪声没停,士兵轮班守门。 中村这伤太重,失血多,感染猛,12月25日凌晨5点,在九塘废墟里咽气了,年仅47岁。他的死直接断了日军指挥链,21旅团没了主心骨,士兵士气垮台,四散逃窜。中国军队抓住空档,杜聿明指挥分段围歼,坦克压堡垒,步兵清据点。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歼灭日军四千多,军官死伤八成以上,彻底砸了日军南进如意算盘。 这场仗,中国军队也付出大代价,一万四千多将士牺牲,血染昆仑关。但正因为这些先烈用命换来的胜利,保住了西南通道,让抗日力量喘口气,继续坚持到底。日军“钢军”灰飞烟灭,中村的倒霉下场,活脱脱是侵略者的报应。回想起来,昆仑关大捷不光是军事转折,还鼓舞了全国军民,证明了中国人民抗日决心铁板一块。

0 阅读:1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