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现在最大的问题,估计就是当地老百姓认不认印度的事儿! 印度打六十年代开始就琢磨着歪招,想靠往藏南迁人把地盘占稳,可这招在别的地方或许能蒙事儿,到藏南这儿根本不好使。 因为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谁是自家人,谁是来抢地盘的,门儿清着呢! 1962 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就慌了,怕藏南守不住,赶紧搞 “移民实边” 那套。 他们从阿萨姆、孟加拉邦那些穷地方,硬拉了上百万农民往藏南迁,还哄人家 “来了就给你地,还给钱花”,听着挺美,实际上全是空头支票。 那些农民背井离乡过来才发现,藏南不少地方山高路陡,能种的地没多少,印度承诺的补贴要么拖拖拉拉给一点,要么干脆不给。 有不少人来了没两年,日子过不下去想往回跑,印度还拦着不让走,你说这哪是帮老百姓过日子,分明是把人当 “占地方的工具”! 印度以为人多了就能改藏南的 “根”,可他们忘了,藏南的山山水水打老辈儿起就是中国的,老百姓跟中国的联系早刻在骨子里了。 就说当地的门巴族、珞巴族,以前都是跟着西藏地方政府过日子,过藏历新年,穿藏式的衣裳,家里有事儿还会跟西藏那边的亲戚通消息。 印度后来想推印地语,让老百姓信印度教,可没人买账——老人们还是教孩子说自己的方言,过节照样按老规矩办,连家里供的东西都跟西藏那边一个样,印度那套“洗脑”的法子,根本插不进手。 还有更实在的,以前藏南老百姓买盐、买日用品,都愿意往西藏的察隅、墨脱跑,路虽然远,但东西便宜还实在,还能跟熟人唠唠家常。 印度后来在藏南搞了些小卖部,东西又贵又差,老百姓宁愿多走点路,也不买印度的东西。 有回印度想在村里修个印度风格的寺庙,老百姓直接拦着不让建,说 “我们不拜这个,我们的规矩跟西藏一样”,你看,这就是打心底里的认同,不是印度迁几个人就能改的。 印度还想让迁来的人和当地老百姓 “混熟”,可两边根本合不来,迁来的人跟当地人抢有限的耕地和水源,印度政府不管不问,最后闹得两边经常吵架,甚至动手。 有次两个村子因为争地打起来,印度警察过来非但不调解,还偏帮迁来的人,当地老百姓更气了,直说“他们是印度派来的,不是跟我们一伙的”,你说印度这招,不反而把矛盾搞大了吗? 说到底,认同这东西最硬气,不是靠人多就能压下去的,藏南老百姓祖祖辈辈在这儿生活,跟中国的根扯不断,印度就算迁来再多自己人,就算把表面功夫做足,也捂不热老百姓的心。 他们心里认的是中国,认的是老辈儿传下来的规矩,这种认同比啥都管用。 所以不管印度再耍啥新花样,藏南还是中国的,这一点,老百姓心里的秤早量得明明白白。
印度人自己都忍受不了了…印度第13架光辉下线首飞,只因美国又对印度开放出口了F-
【118评论】【32点赞】